‹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4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经验值
28058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2014口碑王

楼主
发表于 2015-3-22 20: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你的修养,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上



父母们聚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莫过于孩子的教育。从早期智力启蒙,到进哪个幼儿园;要不要学钢琴、跳芭蕾?学游泳、练轮滑到底什么年龄开始最合适?幼升小、小升初……问题此起彼伏无穷尽,连那些秉持爱与自由理念因而“散养”孩子的家长也不知不觉的在这一波大潮中沉沉浮浮……家长一派苦心孤诣,孩子们却是苦不堪言。


当你叹息并艳羡国外小朋友的自由奔放时,是否曾经自问:我们的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错?


一、教育的根基深植于家庭


毋庸置疑,生活节奏快,经济压力大的窘境下,现代父母时间和精力皆受限,往往无法全力照顾与教育孩子,因而各类月嫂成为早期教育的主角。当然,在的现实里,它们是一种有益的支持与补充,然而,教育孩子之事,其根基必须是在家庭。孩子需要一个真实的家庭环境,在这个真实的环境里,有爸爸妈妈的爱,肌肤之亲和语言交流;共同玩耍,一起欢笑,遭遇困难与伤心时默默陪伴,带他去自然中,体会花香鸟鸣;引领他参与生活,了解酸甜苦辣。让孩子知道生活是立体的、多面的,是身为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与滋养。将孩子的教育寄全部希望于它处,置家庭教育于可有可无地位的做法,是难以发现孩子的天赋与兴趣所在的,亦难以让孩子在学习中习得成就与快乐,而一颗被动的心,是难以被点燃和愉悦的,快乐教育亦无从谈起。



二、教育的平衡系于父母双方



父亲角色的缺失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通病。无论是居家日常,还是陪伴孩子学习玩耍,妈妈都首当其冲,父亲或迫于经济压力,或乏于日常陪伴,总之是做了工作的顶梁柱,却成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双方看似有分工而无合作,殊不知,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健康成长都需要父母双方存在感的均衡。母亲更多地代表自然、生理和心理。父亲代表的则是外在的秩序的世界。母亲教会孩子生活,而父亲协助孩子懂得社会上的竞争规则与价值标准。好的教育是要让孩子能够游刃有余地行走于自我认知与外界认知的平衡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勇气,只有父母通力合作才能够为孩子自主性奠定最丰沃的土壤。


三、教化过度而教养不足



现代父母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带孩子上各种早教班兴趣班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将来更接近成功与幸福。然而,当我们反问自己,究竟什么是成功和幸福?真的是一份好工作一份好收入么?恐怕已经身为父母的我们都知道,它们并不是衡量成功与幸福的唯一条件。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调查: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将影响其一生。而拥有坚毅品格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就像美吉姆的教育理念中一直强调的:在孩子心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摄入固然不可或缺,然而更加不可忽视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全素质发展。有些东西对于孩子的一生而言非常重要,是纠葛的单点聚焦于眼下的入学与应试,还是放眼于孩子心理与行为健康的成长与历练,是父母需考虑与把握清楚的事。



【你的修养,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下

四、父母心平气和,以情绪滋养成长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敏洪说:父母心平气和是孩子成长最大的养分。因为,父母如果随着自己的情绪好坏来教育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无所依从,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只能被动地迎合父母的脾气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和隔阂。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候都能充满理性地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话,那么孩子一定可以养成心平气和的情绪,这样氛围当中生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够更理智地地面对困难、挫折、失败等等。“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这是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秉持与修行的。


五、父母着力言行,身教大于言传

依赖于各种教育机构而就松懈了自身,或觉得有了专业老师培养自己就无需过问,或觉得自身能力有限实在有心无力的父母们必须警醒,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是疲沓、浮躁、随波逐流,那么任何教育与学习都无法在他心中生根,父母的言行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也正因如此,美吉姆的早教老师们常常会提醒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重视自身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孩子需要看到热爱生活的父母,需要父母作为榜样示范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需要父母给予关注支持发自内心的好奇与探索。孩子从父母与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习得的良好习惯,会自然灌注于其他行为之中,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阅读习惯、观察享受生活的技能、遇事判断处理的能力……给予孩子成就与欣喜,让他们秉持自己的天性去成长,是需要家长去践行与修炼的。


六、好爸妈并非天成,好父母需要学习


不得不说是,除了天性即携带的爱与直觉之外,没有谁是天生就会当父母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育儿是一门相当专业且知识不断更新的终生职业。身为父母想要从容应对孩子成长不同阶段涌现的不同问题,保持平和平等尊重的情绪,需要大量的阅读,思考,与沟通;身为父母想要孩子在自由与爱的环境下生活,需要斟酌、实践与磨合如何去引导孩子了解规则与界限;身为父母想要孩子领略广阔的世界,需要给予时间、精力与耐心……


是的,身为父母,我们既需要让孩子知道,身为父母我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不能卸去自我的力量只围着他打转,我们的人生彼此独立,我们需要给予对方美好的重视的感受,但不侵扰和控制对方的情绪和意志。同时,我们亦不能只单纯凭借爱与直觉去陪伴孩子的成长,只有爱是不够的,主动学习不断改善和成熟才能做称职的爸妈。在此,Mymo也希望所有美吉姆宝宝的爸爸妈妈们能够多与老师沟通,在家中实践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让宝宝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育儿夜话:你的修养,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上、下)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