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245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8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22:0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孔融小时让梨,为何长大不孝?

 孔融有两条“反动言论”。一是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二是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这样的言论,当然是“不孝”。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点评

诺亚兔子  人是多面的,不同的态度适应不同的环境,作为我们可以取长补短。  发表于 2015-9-8 09:3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8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而且让梨的孔融还不是好位父亲,好丈夫:为逃命丢弃两个儿子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随着城中的一阵喧闹,敌军攻进了城内。此时此刻,这个一生不肯正视现实的狂狷书生,才在几名亲兵的掩护下,狠心地丢下了妻子儿女,在茫茫夜色中逃出绝地。可怜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只得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不争气的丈夫和父亲殉难了,她们母子三人被敌兵俘虏,全部被杀。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8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孔融的另一则出格言论,是他的吃人理论。

晋朝的杨泉在《物理论》中记载了一件事,说汉末有个叫管秋阳的人与弟弟及其同伴,因避战乱而结伴同行,天下雪断了粮食,管秋阳就对弟弟说:「现在如果不吃你的同伴,我们三人就一起死。」於是兄弟俩一起杀了这个同伴,得以活下来。孔融对这件事的看法是,管秋阳爱惜父母赐予的身体,所以吃了同伴,没有什麼错,因为这人只是一个同伴,不是朋友,如果像管仲吃了鲍叔,贡禹吃了王吉,就不行。而管秋阳吃的那个人,不过是一只能说话的鸟兽罢了,就像狗吃了一只狐狸,一只狐狸吃了一只鹦鹉一样,没什麼奇怪的。

在孔融眼里,好像只有管秋阳两兄弟是父母生的,那个倒霉的同伴就不是父母生的,就不必爱惜父母赐予的身体了。

南朝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立言》里也记载了孔融的吃人理论,不过有些不同:「三人同行,两人聪俊,一人底下;饥年无食,谓宜食底下者,譬犹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

孔融认为人饿起来的时候,「聪俊者」可以把「底下者」(愚蠢的人)吃掉,就像吃一只猩猩或者鹦鹉那样。 表面来看,这很有点后世达尔文「优胜劣汰」的意思,然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弱肉强食」,而不是「蠢肉智食」。而且,一个人聪明还是愚蠢并不是一件容易界定的事,聪明人常干蠢事,而蠢人吃聪明人这种事也经常发生,孔融够聪明的吧,还是被曹操杀了,从智商上说,曹操说不定还赶不上孔融,但从情商上说,孔融就差得远了。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8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曾经有一位老师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交流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大多都说孔融具有谦让的美德、要如何学习云云。惟独一名学生,语出惊人: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会揍他。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在他哥哥们的眼里,他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   细细分析故事的本身: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强者,弟之于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来谦让?要是强者将占据大利的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叫谦让(因为强者本来就有力占据大利)。   “孔融让梨”的故事本是教育中国的孩子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但是教科书里却省去了后面部分,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孔融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其实不然。   当初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就有人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8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大家可以去原文地址《孔融:父子无亲,性欲发泄》

原文作者:rtgjh


儒教,仁义孝弟,孔子的后代,汉代孔融四岁让梨,名满天下,
“哎呀,你们孔家大教育家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啊”,但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呢?冷酷无情!
孔融四岁让梨,不是因为爱他哥哥、长辈、弟弟,而是因为地位尊卑关系、谦让道德教条,儒教就是用地位尊卑关系的所谓孝道抽换了“爱”,弄得中国人非常缺乏家庭的温情,缺乏天伦之乐,受儒教教化越多就越是这样。中国儒生不缺乏忠孝节义的道德教条,缺乏的是出自内心的关爱。
所以,孔融长大了之后,愤愤然曰“父母无恩论”: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孔融认为,父亲对儿子没有亲情,他生儿子的本意,是为了发泄情欲;母亲像瓶子,儿子像瓶子里的东西,母亲生儿子,就像从瓶子里倒东西出来,东西出来后,两者就没什么关系了。
…………………………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87254  
爱心活力豆
21  
宝宝生日
2009-08-17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手机直播达人

孔融小时让梨,为何长大不孝?

 孔融有两条“反动言论”。一是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 ...
人是多面的,不同的态度适应不同的环境,作为我们可以取长补短。

点评

印第安阳光  支持说法~~人无完人,看到他的发光面就可以了!不能因为这些把他所有的事情全部抹杀掉啊!  发表于 2015-9-8 12:21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8891  
爱心活力豆
7  
宝宝生日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西一路街道
人是多面的,不同的态度适应不同的环境,作为我们可以取长补短。
支持说法~~人无完人,看到他的发光面就可以了!不能因为这些把他所有的事情全部抹杀掉啊!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8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回复 印第安阳光 的帖子
支持说法~~人无完人,看到他的发光面就可以了!不能因为这些把他所有的事情全部抹杀掉啊! ...

但是,孔融只有小时候让梨是他的发光面,其他的好的面看不到。
看书上说长大当官的孔融路过一个地方,看到一个守孝的男子只有哭容,不见其憔悴,就把此人拉去斩了,如此残暴的人,小时候让个梨,就成了他流芳百世的发光体,也太可笑了。


…………………………………………………………

小时候给别人鞠个躬,是不是长大成人以后,做尽坏事他也算,还是好人吗?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8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在传统的西方家庭中,一位家长为了观察孩子们之间的友爱程度,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桌上,任由他们挑选,在挑选的结果出来以后,家长表扬了那位选的最小苹果的那位孩子,而对那位挑选了大苹果的孩子进行了批评,其实在挑选的最初,那位选择小苹果的孩子也是想选大苹果,但他懂得选小的更能赢得大人的青睐,从而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选择了小苹果。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那些受批评的孩子一些启发,间接导致了孩子们学会了撒谎,过早接触了一些不良的信息。最终孩子们长大后都走上了违法的道路,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家庭,却发生了不同结果,家长鼓励挑选小的苹果的孩子,赞扬他们的友爱精神,并且表扬挑选大苹果的孩子,称赞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显然这些孩子长大后都有了不一般的成就。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大家对孔融的了解可能只停留在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上吧,其实此人极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