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68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童悦书屋宛妈

幼儿园大班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21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2-2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鱼化寨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13:0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elegantkathy 于 2015-9-19 20:18 编辑

宛宛妈妈,是个爱孩子,爱绘本,注重早教的80后,一路陪伴2岁半的宛宛成长。一直坚持亲子阅读、英语启蒙,深知要教育孩子,先要提升自己。立志成为孩子的好妈妈、好老师。

这几年,一直坚持阅读各种育儿书籍。为了督促自己、也为了方便复习,特此开贴记录我的读书笔记。



童悦书屋宛妈

幼儿园大班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21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2-2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鱼化寨街道
本帖最后由 elegantkathy 于 2015-9-19 13:11 编辑

【宛妈读书笔记】001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阅读故事给孩子,是最为简单并倾注爱意的教育方式。布什家族的“早读会”传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从小阅读……诸多名人的成功,都证明这是最好的早教方式。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的读书笔记。该书是台湾最畅销的亲子书籍之一,书中大篇幅地强调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但最打动我的,是书中处处流露出的浓的
作者汪培珽是我最喜欢的亲子作家之一,是她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在投入银行职场工作九年之后,决定成为全职妈妈。一边全心全意教养孩子,一边写作,先后写了《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孩子知道你爱他吗》《管教啊,管教》、《汪培珽手记:金汤匙里的毒药》畅销书籍。可惜引进的简体版只有《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两本,其他台湾繁体版的价格太贵不说,看起来也不方便,期盼着其他书籍的简体版早日出现啊。


没有爱,一切免谈
大家普遍只重视有形的,学习、语言、好习惯。爱、自信、健康,没有分数可打、没有成果可展现,就可以再说、再等。可是我认为,全部的养育、教育,甚至自信,都奠基在“爱”之上。没有爱,一切免谈。
这本书真正要给的,只有三样东西,父母的“耐心、耐心和耐心”
(宛妈:这本书有满满的正能量。每次当我对宛宛失去耐心、心情沮丧时,我就会翻开这本书,为自己日渐减少的耐心,补充能量。
不要着急验收孩子的成果,幸福绝对会在不起眼处,等着你。

把故事当牛奶,“喂”给孩子听
孩子上学前,我平均每天“喂”1小时的故事,从未间断(连1天也没有)。
(宛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不用说教,念故事书就好书中自有“好品格”
忠孝节义的大道理,光是通过教条式的训话是无法深入人心的。然而借故事书的情节,有些难以解释的道理,却好像立刻活灵活现了起来。
故事书将好品格的观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穿插其中,用故事的生动的情节潜移默化的植入孩子的内心。

家庭教育才是根本
我很想大声疾呼:“配几位老师都没用,父母一对一都无法较好孩子,只祈求一对三十的老师帮我们教孩子,实在本末倒置。”
当大家一面倒地指着学校教育时,有没有人回头想想,家庭教育才是根本。请把孩子教好再送去学校,而不是指望别人来帮我们教孩子。

你要好品格的孩子,还是要聪明的孩子
相信所有父母都会选择好品格。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又花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去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呢?
孩子孩提时,妈妈们对于孩子吃饱睡好,锱铢比较。孩子上学后,妈妈们又只盯着学习进度,学校的功课,课外的才艺,升学的补习,以为只要孩子功课好,有才艺,其他的事都可以再说,再等。
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扪心自问,孩子从小到大,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在教导孩子的好品格上?还是总要等到问题出现了,再说说大道理,或者劈头训斥一番,就以为这是在教育孩子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只会让父母一辈子疲于奔命。
养出好品格孩子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喂故事书给孩子”是父母不应该错过的一种。

故事书VS大能力
所谓的“大能力”,则指考试是否名列前茅,日常生活能否资历之外的其他能力,举凡想象力、思考力、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机智反应等都在此列。这些无形的东西或许无法直接帮助我们的孩子“考高分”,却可能在未来面对种种人生关卡时,帮组他们更有智慧地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少走一些冤枉路。孩子的人生也可能因为这些能力的发挥,而变得更加精彩。
孩子的好品格能够通过“说故事”而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孩子,故事书也能启发孩子去发展抽象的“大能力”

故事书VS专注力
听故事是培养专心的好方法
静态的阅读,更能养成专注力
(宛妈:宛宛的专注力特别好,听故事、玩拼图、剪纸、玩沙,有时能安静的玩上好几个小时,这应该也得益于从小的亲子阅读)


故事书VS阅读习惯
书和孩子不是天生就会互相吸引的,我们帮孩子念故事书,就跟商品在做广告一样,只要广告播的愈久、愈好,我们就会愈发认同这项产品的可信度。同样,只要父母的故事念得愈久、愈多,孩子就愈能发书本带给他们的愉悦。
不要光用嘴巴“叫”孩子去看书,请直接拿出书本“念”给孩子听。所有优良的教育方式都无法速成,只要我们持续地念故事书给孩子听,一旦“自动自发阅读”的开关启动之后,父母只要顺水推舟,确定孩子身边的书本不匮乏,这个一辈子受用的阅读嗜好,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童悦书屋宛妈

幼儿园大班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21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2-2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鱼化寨街道
【宛妈读书笔记】001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续)

念故事时间,就是爱的时间
开故事书,和孩子分享爱的时间
念故事书时,不要只想着品格与能力
念故事书不是工作,而是你对孩子付出的爱
每一本书,都是父母给孩子“爱的库存”“爱的库存”愈多,孩子愈容易受教
好故事,让孩子的人生更有滋味

故事书的插图,是美育的最佳教材
经典童书的插图,就像一座“书本美术馆”
女儿两岁半时,我曾经用坊间流行的方式,以字卡教她认字。但是,我那经营幼儿园的母亲所说的一番话,改变了我的做法。她说:“观察幼儿园里那些认字、读字能力发展较快的孩子,往往会因为专注于阅读文字,而忽略了绘图的欣赏。”我当下就打住了教孩子识字的工作。
(宛妈:我没有特意教宛宛认过字,但最近她到了识字敏感期,总是指着书名或标题一个字一个字的让我念)
因为在德、智、体、群、美之中,美育是最抽象、也最难教导给孩子的。但经典童书中的绘图,其实就是教导孩子美育的最佳素材。
技巧可以速成,,美育的感受却必须发自内心。父母为孩子念故事书,就等于在为美育播种。

怎样为孩子念故事书?
口语阶段:先消化情节,再用口语讲述(当孩子还很小,还没爱上书本时)
(1) 不要省略细节,敷衍了事;
(2) 抑扬顿挫要明显,可加上辅助营销;
(3) 要耐心引导,别任意断定孩子不爱书;
宛妈:我只会照本宣科的照书念,有时候宛宛不爱听。最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讲书中主人翁的名字变成“宛宛”,她就特别爱听,还常乐得咯咯笑
照本宣科阶段:完全按照书本内容,一字不漏照念确定孩子已经爱上书本管我念得多无趣,孩子都爱听的时候)
重要的不是念的技巧,而是故事好不好听
念的时候父母自己也要听
不要强迫孩子听故事
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
怎么帮孩子念故事书?这件事成功的关键因素---持之以恒。
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验孩子的耐心
睡前是个练习的好时机
让孩子和书本做朋友
把故事书当做传家宝

让孩子爱上书的秘诀
(1)打造到处都是书的生活环境
(2)在家里设置书本展示区(平铺开来,天更换)
(3)经常带着孩子逛书店;
(4)给孩子“不必睡觉,可以看书”的特权(提早上床,多一些看书时间)
(5)父母自己也要多看书—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
(6)花“超出想象的钱” 帮孩子买书——愿意花钱打扮孩子,也要舍得花钱买书给孩子买很多东西都可以称为浪费,但买书绝对不是,因为阅读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7)送书当礼物,影响孩子一辈子
(8)督促自己,编制足够的预算来买书

写给双职工父母
(1)答应孩子,每天一定要一本
孩子不在乎你赚的钱,却永远记得你给的爱与时间
(2)爸爸也要念故事书,不要错过陪伴孩子长大的美妙体验;
(3)请爷爷奶奶一起来念
(4)准备一些没有故事书的故事(生活记忆或经验,随时为孩子说故事)
(5)愿意耐心和孩子说话,是好父母的必备条件;
(6)用爱的声音录制故事录音带(提前录,在忙的时候给孩子听)。
书中还列了汪培珽的私房书单,特别火,百度搜索很容易找到,再次就不列出来了。需要注意的是,书单中部分书籍已经绝版、买不到了。而且,经我辨认,书单中有些书名和大陆简体中文版本的书名不一致。比如书单中的《巫婆与黑猫》大陆翻译为《女巫温妮》;《蓝弟与口琴》大陆为《吹口琴的蓝特尔》《阿伦王子历险记》(青蛙王子历险记);《我的名字叫国王》(小老鼠亚历山大)……在此不一一列举
美玉微瑕,作者提到孩子如厕时她也给其念故事书,而且鼓励孩子如厕时看书这点我不太赞同。一则入厕看书是一种很不健康的行为,可能引起便秘痔疮;另外,小孩如厕都是很快的,几分钟就能解决,没必要看书。我一般就给宛宛念念童谣、唱唱歌什么的。
另外,为了感谢各位的支持,特将该书电子版分享给大家。资料链接:http://pan.baidu.com/s/1bRB4a

童悦书屋宛妈

幼儿园大班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21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2-2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鱼化寨街道
【宛妈读书笔记】《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一)

自从知道有了小宝贝之后,一向爱看书的我把看书的重点放在了各类育儿书籍上,这三年多来,看过的家教、育儿书籍已有上百本,有个各流派的如蒙台梭利、华德福、瑞吉欧,内容也五花八门,有喂养、健康养护、家教类,大部分看过一遍就扔在一旁,少数呢则是一看又看,现将最实用、对我作用最大的书籍,写成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也方便自己随时查阅。
这本书当时是冲着李跃儿推荐作序才买的,李跃儿是“芭学园”创始人、国内最受尊敬的教育家,她的著作也很经典。该书是日本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画家——鸟居昭美的经典著作,书中深入浅出地分析孩子自然绘画所隐藏的宝贵信息,帮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的绘画作品以及孩子作品背后所蕴涵的价值和意义。指导父母对孩子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书中还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涂鸦表达的特点进行系统归纳和点评,并对父母和老师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非常实用,是0—9岁孩子父母和老师们的必备用书。
1.孩子的画是和成人完全不一样的画,以欣赏成人绘画的眼光去鉴赏孩子的画是不恰当的,孩子画画时,成人在旁边指指点点或者直接插手更是对孩子的妨碍。
宛妈: 孩子画画时指手画脚,这是成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宛宛有时候画了画,告诉我们:“这是飞机,这是手表”时,奶奶总会不以为然的说“画的什么东西,一点都不像,飞机长这样吗??”宛宛兴奋的小脸就会黯淡下来,尽管我直说“画得真好”也无济于事。
2.教孩子绘画的最好时期是6岁以后,在此之前,切勿给孩子教授任何形状、画法、简笔画、涂颜色等实则是成人世界里的画,因为这些都不是孩子的画,教给孩子画这些,孩子就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画了。 同时,过早的教孩子画形象也会逐渐阻碍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意愿自由表达的快乐以及由绘画而发展的一些基本能力。
宛妈:恐怕大部分的妈妈们都有教孩子画画的经历吧。在宝宝刚刚开始画画时,我们就给他们画太阳,画花,画动物,孩子也在一旁兴高采烈的央求:“再画一个嘛,再画一个嘛!”于是,妈妈愈发有成就感了,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擅长画画的妈妈们更是大显身手,觉得这可是美好祥和的亲子时光,高高兴兴的陪着画。可是结果呢,可能很快孩子变得不会画画、不愿画画了。
另外关于涂色,现在很流行的,各种涂色书、已经有现成的线条画,让涂色,不要涂到格子外边,这种涂,只是对手的灵活性有好处,对画画却是有害的,不能表达孩子的任何想法。当然,不是说就不能让孩子用颜色了,孩子是可以玩颜色的,拿个画笔乱涂乱画,甚至是弄的乱七八糟的,象抽象画一样。这样是可以的,可以增强孩子对颜色的感受。
3.对于孩子的绘画是不能用好坏来评价的,更不能用来做类似心理分析以试图判断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涂鸦仅仅和哭笑一样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
宛妈:貌似见过类似的书籍和理论,当时本能的觉得不可靠。
4.成人都应该先倾听孩子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理解他们所要讲述的内容。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是用来“听”的。听画的方式根据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两三岁的孩子,就问“这是什么”,要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意思,四岁以后的孩子,就要问“他们在做什么”,要听他们画里面的故事。
宛妈:上个月(2岁半)宛宛在几个月没画画后突然来了兴致,拿起铅笔和白纸,开始画画,先画上几个连续的圆圈,然后在圆圈上画锯齿状,说是手表,连画几张皆是如此。后来边画边讲起了故事这是胡萝卜,这是鱼,这是兔子,给它穿上厚外套,外面冷。小女孩爸爸打她。
5. 你是否讨厌孩子弄得很脏?艺术的真正本质,就是以毁坏、弄脏已有的形象为基础的。日本古代有句谚语:不给孩子玩水和土,就会生出虫子来。
宛妈:这点得意下,我很少因为怕宛宛弄脏衣服而阻止她玩耍,也很支持她玩沙玩水的行为——脏了可以洗嘛。因此宛宛总可以畅快的玩水玩沙,小时候甚至还在地上爬,为此我戏称她为“天下第一小脏娃”。当然,这得抵住家人的压力。
 
6.
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培养获得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会自然地表现与年龄相应的绘画能力。对成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是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他们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
7. 孩子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等孩子过了六至九岁,系统性地教授绘画知识和技能才开始变的有意义。而在此之前的以成人方式的教授行为都是拔苗助长的,反而会毁掉孩子的天资。每一个孩子在幼儿时期都是天生的画家。
宛妈:目前大部分的绘画班都是以教授绘画知识和技能为主,不能把太小的孩子送进这种绘画班。当然,有些纯粹让孩子涂鸦、玩颜料、感受绘画乐趣的培训班也是可以去的。
8. 孩子涂鸦之后,有时会把自己的作品破坏掉,如画好的小车剪下来,画好的小人剪下来,让它们打斗,这其实是孩子在发展造型能力,家长应该高兴。
9. 孩子六岁前,尽量只用黑色给孩子画画,同时应该给孩子准备几支粗细不同的黑笔来画,如马克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蜡笔等,纸张也应该用不同大小的,让孩子自由选择。孩子画画是表达内心想法的手段,颜色的介入会干扰孩子自由的发挥,尤其是妈妈在一旁指导:“香蕉用什么颜色的笔画?”效果尤为糟糕。
宛妈:我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很早就给宛宛买了五颜六色的,无毒无害的彩笔。不过幸好从没指导她用颜色,只是让她挑选自己的颜色乱画一气。
10. 人类最初的发展就是从语言到图形,到象形文字,到文字的一个发展过程,孩子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教孩子认字,孩子对图画,对画画都会失去兴趣,严重的甚至会让孩子画出既不像文字又不像画的怪画来!
宛妈:我一直没有刻意教宛宛认字,但宛宛貌似还是到了识字敏感期,喜欢指着书名的字一个一个让我念。有时我在本上写点什么,她就把笔抢过去,也学着写写画画。
孩子画画时指手画脚、教孩子画形象、过早教孩子认字……这些都是我们容易犯的错误。那么如果我们已经犯了以上这些错误,已经对孩子产生某些影响了,该如何纠正呢?
作者鸟居昭美提出了建议:
首先,让孩子玩水,玩沙。所有的生命都是从水里诞生,扎根在大地上,大海和大地是所有生命的母亲,所以出于生命的本能,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玩水玩沙的,让孩子体验把沙子弄得浑身都是,再用水冲洗的酣畅淋漓之感,一般来讲,再不会画画的孩子,玩了一段时间沙子和水以后,也是能画出一两幅反应自己内心欢喜与快乐的画的。
其次,给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他们拥有美好的回忆。与大人一样,孩子画画也是出于对生活的体验,所以与其纠结于如何提高孩子的绘画技巧,苦恼于如何让孩子爱上画画,不如给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他们多接触自然,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一个兴高采烈的拔萝卜、洗萝卜、煮萝卜的孩子,即使画里有很多被成人所灌输的形式化的东西,但肯定还是会有一些自己的真心感受的。
最后,和小伙伴一起画。已经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画,和小伙伴在一起画画时,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往往能画出出人意料的作品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宛妈读书笔记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