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74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

经验值
90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6-07-04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解放门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16:3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一、负面情绪不可怕,一起共同面对它。
情景分享:
孩子放学回到家后告诉我:妈妈,我心里有点不舒服。
我关切地看着她,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妈妈,燕燕(她的小闺蜜)这次英语测验考了全年级第一,她很开心,我也很为她开心。可是,我还有点不舒服,不知道为什么。
我拉着她的手,试着问她:感不舒服,会不会是因为你“嫉妒”了呢?
孩子眼睛亮了一下:妈妈,什么是“嫉妒”?
我说: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别人表现得比我们好,或者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心里会觉得有些别扭,尽管知道对方没有错,但是还是会有些不舒服,这种情况也许就是“嫉妒”。所有人都会有过这种情绪。
她又问:这样是不是很不好?
我说: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不太好,但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我们能了解自己,知道“嫉妒”只是会让我们有短暂的不舒服,而不会让我们做出不合适的事情,嫉妒就是很正常的情绪。
她点点头,没有说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我就陪着他,只是拉着她的手,也没有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她仿佛自言自语:
燕燕的英语确实比我好很多,她还帮我讲过题呢……我的数学比她好一些,我喜欢给她讲数学题。
我认真听着,什么也没说。她又自己零零碎碎的说了一些,
最后,她看起来轻松了很多:妈妈,我知道了,我就是嫉妒了……嫉妒真不舒服,但是也没啥,我现在好多了。
从那以后,对于其他人“比她表现好”这件事,她淡然了很多。
我想,因为这一次帮她看到了自己的情绪,并且陪她与其和平共处,孩子自然而然的拥有了“独自面对这种情绪”的力量。
体会:
共情,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科学是严丝合缝、极为严谨的,而艺术不是,艺术的指向是“和谐”与“美”。每个孩子、每个家长、每个事件、每个当下……都不同,只要抱有一颗“愿意体会孩子”的心,就能做到共情。共情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技巧。放下所有的期待和控制欲,即使是“自认为爱”的期待和控制,才有可能做到和对方真正的“共情”,不仅是孩子,也包括朋友、家人……以及我们自己。“不急于改变当下的局面”,才是真正的接纳——共情的前提。
来自[移动wap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怎样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