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35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

经验值
7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22: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对孕妇来说,在怀孕初期,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宫外孕与流产,而发生这两种情况时孕妇都会发生腹痛、阴道流血,因此,如果孕妇一旦发现腹痛或阴道流血,需及时就医。孕初期的妈咪,哪怕只是普通的腹痛腹泻,也有引起流产的可能,也需要就医治疗,不能太过马虎。
  胎儿是否会有不同程度畸形,主要取决于遗传与环境。遗传因素是人力无法改变的,而环境因素则主要是人为因素,其中包括了感染、环境污染、药物摄取等诸多因素。
  怀孕的头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为了避免胎儿的异常,准妈妈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如烟酒环境,有害化学物质,新装修的房屋,空气不流通的环境等等,并且提高自己免疫力,免受病毒感染,更不要私自服用药物。
  为了预防胎儿畸形,孕妇从孕早期开始(最好从计划怀孕开始),就需要补充叶酸。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红苋菜、菠菜、生菜、芦笋、豆类、酵母、动物肝及苹果、柑桔等。
  同时,定期做产前检查,配合好医生,也是避免异常新生儿出生的积极手段。
  孕妇在得知怀孕前,吃了一些孕妇禁用的药,可以到医院咨询一下。一般来说,如果服药时尚为早期胚胎,还没有着床,对胎儿的影响不大。而且通常孕妇吃的只是些感冒药、胃药,药量不大,不会有很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吃得多,且服药时间长,或者是抗病毒药物,对胎儿是有影响的,需要引起重视。
  怀孕初期,害喜症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准妈妈的胃口。在饮食上,一般不提倡大补营养,主要以自己的喜好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吐的比较厉害的孕妇,要注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等进入孕中期孕吐反应消失,这时再补营养也来得及。

Rank: 4

经验值
7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在大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公车的车厢内都比较拥挤。其实,拥挤对孕妇的影响并不大。但有早孕反映的孕妇一定要注意空气的流通,憋闷的车厢可能会对母子有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中,究竟哪些辐射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目前我们还难以说清,因此,新华医院妇产科的杨主任还是建议孕妇们穿防辐衣,看电视时离电视远些,微波炉使用时要走开,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

  前文中已经提到,在怀孕初期,孕妈咪容易感到疲累,因此需要适当休息。况且,过度劳累容易造成孕妇流产,尤其是那些高龄产妇、有过流产史、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孕妇,需格外注意休息。在这三个月里,孕妈咪要避免过于劳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让自己尽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怀孕初期是胎儿最不稳定的时期,为了“稳住”胎儿,让他安心在你的体内继续住下去,你在刚怀孕的3个月里要尽量避免房事。尤其是高龄产妇及有过流产史的孕妈咪,一定要暂时休止房事,以免宝宝出事。

  确诊怀孕后,准妈妈在孕12周时需到街道医院进行初次产前检查,并建立孕妇联系保健手册。以后的产前检查,可以选择在二级医院或决定分娩所在的医院里进行。

  每个孕妇都希望生一个健康好宝宝,因此,产前诊断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产前诊断能排除一些主要的异常,最早在孕8周时就可以做。目前,最常用的染色体检查方式是绒毛检查和外周血筛查。当然,绒毛检查和外周血筛查都不是确诊的检查,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孩子可能有异常,那么就需要在孕16-20周时做羊膜腔穿刺,做进一步确诊。

  产前诊断中,绒毛检查的方式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损伤,甚至导致流产。因此,一般大于35岁、生过不健康、健全的孩子、家族里有遗传病史、服用过有有害药物或曾感染病毒的孕妇才需要接受绒毛检查(上述孕妇在怀孕前应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遗传咨询);一般孕妇只要做外周血筛查。如发现异常,则再做羊膜腔穿刺来进行确诊。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0953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0-11-18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帮顶~~~~``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2301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孕初期健康安全大检阅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