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177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匿名
楼主
匿名 发表于 2016-7-8 13:22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今天给孩子幼儿园的家长聊天,说是他家闺女不愿意干家务,吃饭拿筷子都只拿自己的。她为了激励孩子,答应干家务一次给五元。当天晚上小姑娘就热情的给父母各倒了一杯水,收获十元。昨天还拿赚来的钱买了玩具,给小朋友们也说,帮妈妈干活就可以买玩具。然后我给她妈妈平时关系不错,就委婉的说了,我觉得这样不是很好,做家务是家庭成员应尽的义乌,不能获取报酬,父母给孩子做了多少,也从没收过钱,孩子偶尔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既是锻炼,也是爱的表达。但是对方妈妈好像不以为意,说没事,我从小我妈也这样。我也就没再多说,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跟我无关的,我也不便多说。因此想跟大家讨论下,到底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经济刺激呢?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点评

月如|  我觉得偶尔还可以,比如说最近孩子表现好,买个东西当做奖励,长期用金钱“刺激”可能不太好~  发表于 2016-7-8 17:17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金币 收起 理由
月如| + 100 + 20 引人思考~

总评分: 经验值 + 100  金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5590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绝对不应该!从小就把孩子培养的向钱看我认为非常不好!做家务是义务是应该的,何来报酬一说。
我宝快5岁,下午一看我回来直接先冲进厨房拿壶倒杯水拿给我,还问我要不要再拿个小面包^^,别人回来也一样。吃饭时要自己先去端菜、拿馍等。经常像模像样的扫地拖地等,自己还干的乐此不彼。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6

经验值
323825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0-01-01 
地区:
街道:
今天给孩子幼儿园的家长聊天,说是他家闺女不愿意干家务,吃饭拿筷子都只拿自己的。她为了激励孩子,答应干 ...
我觉得偶尔还可以,比如说最近孩子表现好,买个东西当做奖励,长期用金钱“刺激”可能不太好~
匿名
地板
匿名 发表于 2016-7-8 19:50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回复 tzjs_msy 的帖子
绝对不应该!从小就把孩子培养的向钱看我认为非常不好!做家务是义务是应该的,何来报酬一说。
我宝快5岁, ...

我也认为是这样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匿名
5#
匿名 发表于 2016-7-8 19:52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回复 月如| 的帖子
我觉得偶尔还可以,比如说最近孩子表现好,买个东西当做奖励,长期用金钱“刺激”可能不太好~ ...

是呀,我家丫头表现的好,比如有礼貌,主动做家务啦,认真完成作业啦,我会给她得一颗小星星,攒够一百颗小星星,可以兑换礼物,她兑换过滑板车,游乐场,牛排等等,我觉得这样是可以哒,反正我们平时也会带她们逛吃嘛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52670  
爱心活力豆
31  
宝宝生日
2012-12-24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等驾坡街道
这种奖励机制不可取,简单的家务劳动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锻炼,让他知道劳动是快乐的,但不是金钱换来的快乐。引导方式方法是要注意的。长时期用这种方法,会带来很大的弊端。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7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街道:

孩子做家务该给钱吗?

不可取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媛妈咪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8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4-15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不好。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407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5-21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张家堡街道
绝不可取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做家务该给钱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