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33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2697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10-09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19:0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家果宝贝不知是不是体内的火大,大便很干燥,可是他很能喝水的,而且就是喝白开水,一次一瓶,每天都是一瓶酸奶,吃西红柿之类的,也很能吃,可是并不是那种便秘之类的,就是没有腹胀或者口腔有味儿之类的,但是就是大便很干燥,我什么办法都想了,也喝蜂蜜水,头几次喝还有用,可是现在喝好像也没有多大用处
怎么办呢?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4321  
爱心活力豆
6  
宝宝生日
2009-02-24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Medal No.11

沙发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03837  
爱心活力豆
72  
宝宝生日
2009-02-04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汉城街道

Medal No.11

回复 2# 的帖子

喝点蜂蜜水:wanwan18: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26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08-28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我们的情况和你一摸一样啊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0212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Medal No.11

我家宝前几天也是内火重,医生建议吃的七珍丹或肥儿丸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8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08-17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灞桥区
试试三公仔七星茶,或者泡点菊花水喝,每次只放一个菊花然后再放点冰糖.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353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8-05-2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食物中缺少粗纤维,多吃蔬菜。我家宝头天吃蔬菜水果多,便便就软,某天吃的少了,第二天便便就干硬。

下面是百度到的内容:
粗纤维食物即是含各种粗纤维较多的食品,因植物食品含粗纤维较多,故有人把膳食纤维通俗地简称为吃素。此类食品品种繁多,例如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水果等。各种富含纤维的食品,在肠内不被消化酶分解,分为可溶性与非可溶性两大类,非可溶性纤维可以增强胃肠功能,增加大便的份量,使粪便变软,容易排出,避免发生便秘;也避免了食物残渣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增加有毒物质的重吸收。医学上亦有实验提示,长期缺少纤维素的膳食,可诱发直肠癌的发生率升高。而另一部分可溶性纤维可以吸收胆汁酸内的胆固醇,并将其排出体外,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粗纤维食品是现代推荐的食品,应该在每天的食谱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例如糖尿病病人的饮食中,除了规定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之外,建议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以不少于40克为宜,因为含纤维的食品除了上述优点以外,还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血糖。而且膳食纤维除了含纤维素外,还有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吸收,有利健康。粗纤维食品既有那么多的优点,人人都可以食用,对于化验发现血脂升高者尤其适用。那些体型肥胖,而平时又嗜食肉类,不喜吃素的人,就更应改掉原来的饮食习惯。

    推荐粗纤维食品,不等于要全吃素,适量的纤维素对人体是有益的,过量也有不利之处,因为大量纤维素在肠内也吸收一定量的矿物质,如铁、钙、镁、锌等,随粪便排出,引起这些物质的缺乏,也会不利健康。俗语说:物极必反,是有一定道理的。
西西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4958  
爱心活力豆
6  
宝宝生日
2008-03-14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Medal No.11

不知道LZ家的宝宝喝奶粉不,我们以前喝的雅培大便也是特别干,吃什么都不行,拉的跟羊屎蛋一样,后来换了奶粉现在好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大便干燥怎么办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