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10
- 精华
- 11
- 注册时间
- 2007-9-17
- 帖子
- 12457
- 积分
- 73715
    
- 经验值
- 69489
- 爱心活力豆
- 42
- 宝宝生日
- 2006-05-29
- 地区:
- 雁塔区
- 街道:
|
为什么我们要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西安远东一中 马金龙
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家长认为他们只要给孩子找一所名校,孩子的茁壮成长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与此同时,择校风盛行于社会,结果孩子要上一所好学校动辄数万元,还得想法子找关系,这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吗?作为一个从教十多年的教师,不得不遗憾地说:“读书的孩子不花钱,花钱的地孩子不读书。”
我要大声疾呼,各位含辛茹苦的家长:“如果你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一所名校身上,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现实要求你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己进行家庭教育的重任!”
一、学生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病根主要在家庭教育上
大家知道我在远东一中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每带一届学生都会发现不同孩子学习成绩会有天壤之别。同一个班的不同学生,各科成绩平均分相差可以高达八、九十分,也是常见的事情。学校、班级、老师完全相同,两个孩子座位距离不过几米,这难道是学校和老师的问题吗?其背后原因在于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执教十多年来,带过不少的“问题学生”,也和许许多多的“问题学生”的父母谈过话,我痛切地感到,许多父母空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之心,而苦于不得其教育之法。现存的事实是:家长在错误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再加上不懂教育规律,而后施以错误的教育方法,就会错得一塌糊涂。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到,孩子是无辜的,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完全是父母一手造成的;但父母也大呼冤枉:“没人告诉我们幼儿教育重要啊!没有谁教给我们啊!”
目前,在中学里,老师们也感到非常困惑: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了!为什么?没有搞好幼儿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苏霍姆林斯基语)
现代的家庭,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本身就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即所谓“独子难教”。有的幼儿成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给予了过多的呵护和关爱,养成了不少的坏毛病;有的幼儿由于父母家庭教育的随意性,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使幼儿整天疲倦地东奔西跑,无所适从,很小就背上了较大的心理包袱,影响了幼儿智力的健康发展;有的幼儿则由于父母期望值过高,如达不到要求,轻者讽刺,重者打骂,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给幼儿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由此可见,不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正走向误区。据中华妇女联合会提供的资料表明:全国抽样调查的1万户家庭中,家庭教育比较科学的有2384(23.84%)户,方法欠妥的有5109(51.09%)户,有严重偏向的2507(25.07%)户。国家教育信息中心的研究报告指出:少年、儿童在家庭教育的误区中接受错误的说教熏陶,势必影响未来人才的开发,应当引起广大父母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现在有的父母要么娇惯溺爱孩子,要么放任自流不管孩子,更有甚者把孩子放到幼儿园全托。“生而无暇教,养而不会教”已是我国现阶段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史慧中教授曾经在“七五”期间主持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研究,这项研究将幼儿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作为重要部分之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对辽宁、北京、山西、宁夏、上海、江苏、安徽、湖南、重庆、贵州10个地区的24000多名幼儿及其家庭和所在幼儿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后发现:就家庭与幼儿园来说,家庭对入园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居第一位,幼儿园的影响次之;而家庭对入园幼儿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再也不能把幼儿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幼儿园教育了,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我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家长,越是名校,孩子越多,一个老师要带几百个学生,精力有限,无法做到精耕细作,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照顾周到,对于“问题孩子”只能做到给家长指出问题,问题必须由家长自己解决。当老师叫你去学校去谈孩子问题时,就相当于医院给你的家属下病危通知了!你一定要主动和老师不断沟通来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及时解决孩子的小毛病,他们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作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让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任何一项都不可能成功,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1、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⑴、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不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凯茵妈妈 于 2008-2-27 13:2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