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40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一儿一女的妈

硕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59275  
爱心活力豆
132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3:0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导读:3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在人工条件下对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灯光进行分化;分别给他们看大小、亮度相等的灰色圆盘和彩色圆盘,注视彩色圆盘的时间是看灰色圆盘的2倍;从3-4岁开始能够辨认红、黄、蓝、绿、橙、紫等基本颜色,但往往是辨认容易而掌握名称有困难,并对棕、灰等混合色辨认也较困难。
孩子出世后,第一眼面对的便是五彩缤纷的色彩;在孩子三、四个月时,就有了对色彩的感受力。如果父母抓住教育的契机,帮助孩子认识颜色,对孩子以后的智力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视觉是成熟最晚、发展最慢的一种感觉。虽然基本视觉皮层能在怀孕7个月时从胎儿眼中接收讯号,但视觉通道的神经细胞在出生后数月仍不成熟,对宝贝来说,世界大都是模糊的。  出生时:通过眼睛接收视觉信息的视觉皮层神经细胞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新生的小宝贝看到的只是光和影。他们的最佳焦距是20至38厘米之间,也就是说宝贝吃奶时刚好可以看到妈咪的脸。尽管视力模糊,但他们能分辨圆形与方形,并且比较喜欢圆形,喜欢看爸爸妈咪的脸。
  3个月:小宝贝能以视线追随移动的物体。
  4-7个月:小宝贝的颜色视觉发育完成。这时色彩鲜艳的玩具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出生后短时间内,宝贝的颜色视觉就开始发展。3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在人工条件下对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灯光进行分化;分别给他们看大小、亮度相等的灰色圆盘和彩色圆盘,注视彩色圆盘的时间是看灰色圆盘的2倍;从3-4岁开始能够辨认红、黄、蓝、绿、橙、紫等基本颜色,但往往是辨认容易而掌握名称有困难,并对棕、灰等混合色辨认也较困难。最容易掌握的是红色,其次为黄、绿色等。随年龄增长,对颜色的辨别和名称掌握都有所发展。
  各位父母要注意,4个月开始,宝宝进入了彩色世界,视觉神经对彩色的东西非常敏感。这时候,爸爸妈妈就要重点对宝宝进行色彩感知度和认识度的培养了。
  1、现在开始,把宝宝的生活空间布置成多彩的世界。在宝宝的居室里贴上一些色彩调和的画片挂历,在宝宝的小床上经常换上一些颜色温柔的床单和被套,甚至墙壁上画上七色彩虹都是很美妙和温馨的。
  2、在宝宝的视线内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塑料玩具、彩色图案的布书等,如果是能发出声响的彩色玩具,宝宝会更喜欢。这不仅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也对大脑发育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3、到6、7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已经能盯着某种颜色或转动头部看到别的颜色时,爸爸妈妈要经常指着这个玩具对宝宝说:“这是红气球”,“那是小白兔”,“这是黄花”等用语言加以描述,加深宝宝对颜色的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是宝宝色彩认知的好道具,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培训。
  另外,各位父母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宝宝辨别颜色。
  (一)多看:孩子出生后,在他小床的正上方挂满各色大汽球、纸花等,并不时摆动。孩子稍大时,可换一些小点的东西,如:色彩艳丽的小绒球、小玩具等。在这种有意无意的色彩刺激中,孩子迈出了逐渐认识颜色的第一步。
  (二)多讲:6-11个月之间,孩子似乎对色彩有反应了,他会盯着看或用手抓。父母这时应当指着这些物件,温柔亲切地说:“这是红汽球,这是黄汽球。宝宝,往这看,这是朵绿花。”通过加强语言刺激,从而巩固认识。
  (三)多认:1-2岁的孩子会说话了,这时父母可采用玩游戏的方法加强孩子认识颜色的能力。小游戏的方法很多,如“猜猜看”的游戏,玩法是父母把各色小球或其它单一颜色的小物品藏在小袋中,和蔼地问:“请把红色小球拿出来,好吗?”“宝宝,哪只是绿色的小球?”孩子找到后让他重复说一下“红的、绿的”等等。由于孩子对颜色的辨别还不稳定,因此要交换角度多玩游戏。
  此外,另一个最佳途径是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认识、感知颜色,这样做还能让幼儿感受到亲子之乐,增加兴趣。只要家长有耐心,并循循善诱,孩子要好好地辨别颜色就不成难题啦。年轻的父母,您不妨试一试?

Rank: 16

经验值
349515  
爱心活力豆
27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wanwan08: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4-6个月宝宝开始会辨认颜色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