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60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99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19: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四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场倒春寒的雨露悄然袭来,在这样阴冷气息的凌晨,一个花季少年溘然离开了人世.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没来得及给父母尽孝,没来得及回报社会就这样匆匆离去,不免让人感伤.是谁,制造了这一起血案,同样是一群还未成年的孩子.为了争一个座位,为了几块钱,对一个15岁的孩子进行了持续一个小时的拳打脚踢,那是怎样一种残忍与冷漠.我不禁要问:一群15岁的孩子,何以能做出违反常理的事来?道德的绳索未能拴住他们心中的恶魔,法律的利剑也未能阻止他们的粗野的举动.
    痛定思痛,如果"人之初,性本善"的词句能从小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如果'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向'素质教育'倾斜,如果"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牌子能向看门狗一样矗立,如果有更多的"少年宫'之类的课外活动场所,如果社会给孩子能有一个更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这太多的如果如果能该去掉,这一切也许能避免.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我们每个人的一份责任.
俩丫头妈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7962  
爱心活力豆
29  
宝宝生日
2006-06-08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Medal No.1

我也看了报道,心痛啊!可怜的孩子。:wanwan67: :wanwan67:
芒爸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7027  
爱心活力豆
2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Medal No.11 Medal No.1

:wanwan67: :wanwan67: :wanwan67: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99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老师也经常对孩子上“德育课”,采用的方式多是要求孩子怎么做的简单枯燥的说教。这种“搽道德化妆品”的做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学法律的首先要背会法律条文,再将这些条文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活学活用,才能内化成自身法律修养。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等经典名著,被西方学者誉为“人类最高的道德宪章”。西方所倡导的为人为事的道理,都可在洋洋大观的中国典籍中找寻到踪迹。身体的成长是从小吃食物营养慢慢长大的;品质的成长也应该从小“吃”品质“营养”,再透过游戏的演示、故事的暗示以及童谣的传唱,让孩子充分吸收“品质养分”,直至慢慢“长大”,“身强体壮”。宝贵的经典蕴涵的“德育养分”最充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逝去的少年留给我们太多的"如果'!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