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9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28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1-12-26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曲江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19:4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俗话说“十人九胃”,不一定十个人中必定就有九个人患有胃病,但胃病的确是日常门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胃病的高发人群集中于20~45岁之间的中青年,近年来日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胃病患者几乎遍及每个家庭。好些人都患有肠胃道疾病,如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结肠炎、肠胃功能紊乱等,轻者表现为脘腹不适、胃痛、胃胀、嗳气、返酸、烧心、恶心、呕吐、大便不调,重者还会影响进食,出现不思饮食、面黄消瘦、疲乏无力、肠胃出血等全身症状。如果萎缩性胃炎出现肠粘膜化生,还有进一步发展至癌变的可能,我国胃癌的死亡率高居世界第一。因此对于胃病的保养和治疗,已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你是胃寒还是胃热?
好些人患胃病多年,四处求医,称之为“老胃病”,不仅深受病痛折磨之苦,而且还因为经年不愈而引起精神上的巨大负担。慢性胃病究竟能不能治愈呢?说胃病不能治愈是因为没有找到治愈它的方法,你不知道自己是属于胃寒还是胃热。
恣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是引起胃热的很重要原因。胃热证表现为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食欲亢进,口臭,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口味和舌象是辨别胃寒、胃热证的很重要指征,胃寒证一般口淡无味,舌质淡胖而舌苔白润,平素口不渴不喜饮水,饮则喜热饮,胃热证则口味酸臭,舌质红,舌苔黄腻干燥,口渴喜冷饮。辨别胃病的寒热属性,不论对于平时的保养还是治疗都很有裨益,如各种胃病患者都要注意胃腹部的保暖,尤其是胃寒证患者更应当引起注意,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夜睡要防止腹部着凉;胃寒证适当食用生姜、辣椒可以暖胃进食,而胃热证如果食用生姜、辣椒只会加重病情。
“阴虚生内热”,阴虚的人患病多表现为胃热,阴虚胃热久治不愈又可导致其它脏腑出现比较严重的病变。《黄帝内经》说:“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阴虚胃热的特点是中灼热隐痛,不耐饥饿,饥不思食,口咽干燥,渴而不欲饮水,大便干结,舌质瘦红,舌苔少或光剥无苔等。阴虚胃热则消谷善饥,日久会消灼人体阴精,危害甚大,糖尿病类似于中医的消渴病,其中的中消证和胃热阴虚有一定关系。中医体质学认为胖人多气虚、痰湿,瘦人多阴血不足、肝火偏旺,这些对于诊断治疗颇有参考意义。后世多用酸甘化阴的麦门冬汤、增液汤、益胃汤等治疗阴虚胃热证。
好些胃病患者多年久治不愈,就是因为治疗的时候没有分清病证的寒热虚实属性所致。本是胃寒证而反用苦寒之剂,以致阳虚中寒,气机凝滞;本是胃热阴虚而反误用辛热燥烈之剂,以致阴液消灼,内火丛生。这种情况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在日常门诊可以经常见到。2008年冬月治疗一姓张的男性患者,26岁,面红体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据其口述之前找某医治疗服用了大剂量的干姜后病情立即加重,并且导致痔疮复发。2009年5月治疗一姓宋的女性患者,58岁,体瘦面黄,患胃病多年,胃部怕凉,稍微一受凉则腹泻,某医给开以薏苡仁、当归等药,薏苡仁性质偏凉,当归润滑肠道,结果一服药就腹泻不止,症状立即加重。 摘自西安中医赵红军《和谐养生——中医不是传说》一书


Rank: 8Rank: 8

经验值
777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09-18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我妈胃不好,看了很多年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胃病为何经年不愈?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