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221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笑笑妈妈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9811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2006-03-3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太乙路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14:3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目   录
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很简单,接受他们的感受.
             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恩......""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第二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以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第三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 请孩子帮忙
            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选择
            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 采取行动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家长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四章  鼓励孩子自立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让孩子依赖感降到最少,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要问太多问题
            4 别急着告诉答案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 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第五章  学会赞赏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决绝
            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第六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4 以身作则
           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第七章  融会贯通
           改变孩子,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笑笑妈妈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9811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2006-03-3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太乙路街道

Medal No.11

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第一部分
    在真正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以前,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位好妈妈,一位在子女教育问题方面的专家。然而,当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才又让我重新开始虚心地学习如何做父母。每天清晨,我都会鼓励自己说:“今天将会有所不同。”但每一天都只不过是前一天的翻版。“你给他的比给我的多!”“这是粉杯子,我要的是蓝色的。”“这麦片真恶心,像呕吐出来的”“他推我。”“我根本没碰他!”“我不回房间,你别管我!”
    我被他们折腾得筋疲力尽,想到了去加入一个父母小组(这是我以前没想到的)。我参加了这个小组在“地方儿童辅导中心”的一次讲座。主讲人是年轻的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他讲的主题是“孩子的感受”,内容非常有趣。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脑子里充满了新的想法,笔记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还没完全理解的新理念: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听完讲座以后,我在想:“也许别的父母那样做,我不会是这样的。”后来,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行,发现事实上我也和他们是一样的。下面是仅一天之内发生在我家里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范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不对,这多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

    大家看出问题了吗?我们所有的对话最终都演变成了争吵,并且,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的孩子不要相信他们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的判断。
    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后,我决心改变自己,但并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后来对我最有帮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我问自己:“假设我就是那个感觉累或者无聊的孩子,希望让那个对我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会是什么样?.....”

    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当我试着了解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时,我说话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我并没有刻意使用一种说话技巧,而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虽说你刚睡过午觉,但你仍感觉累。”或者“我觉的冷,但你觉得这里很热。”又或者“你好象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我的新方法在开始的那段时间内非常见效。我和孩子们的争吵也明显少了。直到有一天,女儿说:“我讨厌外婆!”我脱口而出:“这样说外婆,太不象话了!其实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想再听到你这样说。”
    这件事情让我重新反省自己。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已经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们说的话让我生气或者焦虑时,我立刻恢复到了从前的自己。
    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反应也并非个别。在接下来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话经常会立刻遭到父母的否定。请大家大致思考一下父母在遇到这写情形时,会说什么话来否定孩子的感受。

     1  孩子:我不喜欢弟弟/妹妹。
       家长:(否定感受)——————————————————
     2 孩子:我的生日宴会没意思。(之前你为孩子的生日宴会费了很多心思。)
       家长:(否定感受)——————————————————
     3 孩子:我不想再戴牙套了。太疼了。我才不管牙医怎么说呢!
       家长:(否定感受)——————————————————
     4 孩子:我快疯了!只不过就迟到了两分钟,体育老师就不让我参加练习了。
       家长:(否定感受)————————————————————
   
      你的答案有可能是:
      “不是这样呢。我知道你心里喜欢她。”
       “说什么呢?你的生日宴会多棒呀。有冰淇淋、生日蛋糕、气球。”
       “你的牙套哪至于那么疼。为了你的牙,我们已经花了很多钱了,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戴!”
       “你没有资格生老师的气。那是你的错,你本来就应该准时上课。”
      这些话对我们说很容易说出口。但是孩子听了以后会有什么感觉?下面的练习可以帮助了解到如果我们的感觉被别人忽略,那么我们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欣欣

上小学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69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什么时候发下一篇呢?太喜欢了.:wanwan18: :wanwan18: :wanwan18: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167  
爱心活力豆
8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自己敲键盘?  太感谢拉:wanwan18: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2527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7-04-19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我买了一本,正在看!:wanwan33:
闹闹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8884  
爱心活力豆
7  
宝宝生日
2005-10-28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关注!

:wanwan33: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电子版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