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10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54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9-18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09:5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自从有了孩子就总是听到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底什么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
     像西安这样的大城市,压力很大,年轻人拼命工作,拼命挣钱,考虑的是能给未来的孩子提供更优越的条件。中年人工作生活已经趋于稳定,现实,转而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把自己未完的愿望转嫁给孩子,要求他成绩前几名,要求他班级干部能选上,要求他三好学生能评上。能上个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要求他以后工作......。
      每到决策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会脱颖而出,人们顶着压力,咬牙付出。
      我们能不能换个思维,孩子生在西安,相较于其他城市或者农村的孩子,他已经高高在上,已经站在起跑线前。
     你已经能够给他提供生活的基本保证,物质上的基本满足,不会因为温饱,学费,居无定所而劳神。孩子的思想里,他什么都不缺,缺的是快乐惬意的童年,能自由培养爱好,展望未来的少年时光。家长的生活枷锁还没有完全放下,自己却给下一代亲自加上镣铐。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好比是一场全程马拉松,裁判员开枪的一刹那,每个人都干劲十足,你不要太拘泥于他前1000米的名次,因为以后的路还太长。起跑固然重要,跑步的过程同样需要精彩。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9611  
爱心活力豆
5  
宝宝生日
 
地区:
街道:
人生如果是万米赛跑,决定胜负的是后一百米而不是前一百米。小学阶段也仅只是前一百米而已,家长不必要在人生的前一百米上以成绩做为唯一标准太为过份的为孩子争胜负,而应把培养孩子的后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习惯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教育、吃苦精神的培养,如此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 本帖最后由 lxiao418 于 2010-11-12 11:16 编辑 ]
ma_2000@126.com

小学毕业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242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4-10-28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顶,希望大家都来发表意见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5512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2-10-27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同意二楼,这句话本来就是错的,是那些拿孩子当赚钱工具的人想出来的广告语。

Rank: 4

经验值
57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01-26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害了多少家长,多少孩子呀!
惟慧

高中毕业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1644  
爱心活力豆
10  
宝宝生日
2004-04-3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韩森寨街道

Medal No.11

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到是很受用。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773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8-01-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原帖由 lxiao418 于 2010-10-29 10:28 发表
人生如果是万米赛跑,决定胜负的是后一百米而不是前一百米。小学阶段也仅只是前一百米而已,家长不必要在人生的前一百米上太为过份的为孩子争胜负,而应把培养孩子的后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习惯教育、挫折 ...


支持!

Rank: 4

经验值
61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06-10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高新区
应该说:人生之路,看谁笑到最后!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