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61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Rank: 2

经验值
53112  
爱心活力豆
40  
宝宝生日
2005-02-12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5:0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容易犯以下错误:

  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其结果却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有些孩子被喂食到了两三岁甚至更大,小手缺乏拿汤匙、筷子的练习,会导致手部肌肉的发展问题,上了小学可能连写字都会很困难。因为怕孩子噎到,所以一直给孩子喂食柔软的食物,会让孩子没法发展咀嚼能力,甚至没办法正确发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热、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处处保护的结果,反而是在伤害孩子。

  2.说教太多、身教太少。

  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小孩要有礼貌,自己却一天到晚对孩子破口大骂。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反感。如果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就该尽量陪着他读书。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礼貌,表现出你对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3.只关心学业,忽视其他生活能力。

  现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对孩子的投资全都放在成绩上。但学校只能给孩子颁发毕业证书,却不能给孩子就业保证书。拿到高学历、好成绩,并不是竞争的结束,而离开学校才是竞争真正的开始。父母除了在乎孩子外在的分数、学历、学校之外,对于孩子内在的美德、快乐和健康等,更需要关心。

  4.用“买”来满足孩子。

  现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只要掏出口袋里的钱,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东西。父母买给孩子的东西不断增加,却不见得能增加孩子的快乐。现代人只有消费,除了买,还是买,孩子除了得到那买来的东西之外,却失落了许多学习和成长。

  5.完美主义。

  有研究表明,许多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的孩子,往往都是父母造成的,他们被父母的要求与期望逼得喘不过气,最后只好宣布放弃。父母应该给孩子一条活路,也给孩子一条退路,如果孩子没有办法考上第一志愿,他还应该有一条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也不一定。

  6.害怕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孩子的成长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

  7.负面的言语太多。

  “你不要……”、“你不可以……”、“为什么你总不听我的话……”等等。负面的词语太多,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防卫机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纠正他的缺点,他的大脑会渐渐形成一种反应,一看到你就紧张、害怕、甚至产生敌意。负面言语会压抑孩子的天赋,而正面的欣赏和鼓励会让孩子表现得更好。
佳佳妈

小学毕业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462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05-01-04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帮顶下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02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8-01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用“买”来满足孩子,我老公就是那样的。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40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4-18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我还想有些过度照顾,总担心他!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413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原帖由 唐风入宫 于 2011-1-19 15:45 发表
我还想有些过度照顾,总担心他!


亲,看来你有点太在乎,太紧张小孩了。可以试着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多照顾一下老公。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98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7-07-03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现在的孩子都很难照顾,我家的特别调皮,每天都因为照顾他,栽倒床上就睡。老公对此意见很大。可是我也没办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易犯哪些错误?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