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16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经验值
3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2-27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13: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最近,关于儿童退热药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报道闹得沸沸扬扬,也让各位使用过尼美舒利的妈妈们惴惴不安、担心异常,甚至困惑以后孩子发烧到底该用什么退烧药才安全有效呢?
关于尼美舒利的安全性,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办发表声明: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看,该药未出现异常,目前尼美舒利仍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允许用于儿童的退热药。
同时,各省市药监部门如上海、广东、重庆、山西、湖南等省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也纷纷发表声明,目前国内没有监测到尼美舒利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尼美舒利是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用于儿童退热。
国内各地的药理学权威专家在全面评估了尼美舒利的安全性之后,也发布了相关的用药指导信息:如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教授指出:就尼美舒利来说,2002年和2007年国外相关学术论文报告,服用导致严重肝中毒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属“非常罕见”级别。最有说服力的根据是2003年《英国医学杂志》刊出的一篇论文《尼美舒利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肝毒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该文通过对1997年1月~2001年12月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万个病例、200万张处方的对列研究,肯定了尼美舒利解热镇痛的有效性,并得出其肝毒性与其他同类药物相似的结论。”孙忠实教授指出:“这一超大样本量和范围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循证医学价值,至少可以证明尼美舒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同类药物相当。
国内长期研究尼美舒利的专家,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发展中国家临床药理学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学教授曾繁典指出:尼美舒利的安全性和其他常用的儿童退热药没有什么差别,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其实,尼美舒利在正常剂量上,药物进入肝肾比较少。中国大陆尚未出现很典型的因尼美舒利用药造成肝毒性死亡的报告。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理系主任李长龄教授告诉《财经》记者:“尼美舒利和布洛芬都通过肝脏代谢。据我所知,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并没有明显差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学群指出:意大利一项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显示肝损的发生率并不比其他退热药明显高。
尼美舒利1974年获得比利时专利,1985年在意大利首次上市,目前全世界超过50个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希腊、瑞士、墨西哥、巴西、印度、俄罗斯等都在使用该药,其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亿美元。2005年10月尼美舒利上市20周年时,该品销量已达135亿盒,约4.5亿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名列世界抗炎药的前5名。在中国,尼美舒利自2002年上市以来,保守估计全国有数亿人次儿童服用过,但未发现一例儿童死亡病例。2009年康芝药业的尼美舒利冲剂(瑞芝清)的销售为5.88亿袋,全国近2.5亿儿童(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数字),人均服用了约2.3袋尼美舒利冲剂。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44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都是炒作 ,没问题了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4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2-01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看 看路过 哦

Rank: 1

经验值
3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2-07 
地区:
街道:
哦哦,知道了,谢谢楼主的提醒啊

Rank: 1

经验值
38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长安区
这个我早就知道了,新闻都播了嘛
不过,还是慎重点好
大家吃药一定要遵医嘱啊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47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2-27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Medal No.11

就在传说不能用的情况下,表姐还是给孩子用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尼美舒利可以放心使用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