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37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巧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286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0-10-1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其他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0:4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对食盐的敏感度通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饮食习惯是自小养成的,4 岁前是味觉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宝宝小时候就习惯吃咸食,那么长大后可能导致摄入的食盐过量,影响身体健康
    场景再现
  为了给宝宝添加可口的辅食,妈妈忙了一整个下午:把很多食材清洗干净,切片——切条——切丁……终于,宝宝的大餐出炉啦!细心的父母总是怕做得不合宝宝的口味,习惯性的先尝一尝,看看够不够软,够不够香,够不够咸……
  案例分析
  父母或者老一辈喜欢以自己的口味来判断宝宝食物的咸淡,这是不科学和错误的。假如食物中不放入调料,大人就感到饭菜没味儿,吃不下去;即使放了调味品了,少点还是觉得味道很淡,于是又加点盐,直到差不多为止。而这种情况对婴儿来说却是不存在的。断乳食品中即使不加入咸味,宝宝吃起来也完全不会有什么不同。
  逐渐给宝宝吃加入各种调料的食物,他们就会慢慢地产生出对味道的嗜好。习惯了吃清淡食物的孩子,即使是饭菜清淡,他们的食欲还是十分旺盛的。可是一直吃调味重的孩子就会逐渐变得口味重,这将影响他们以后的身体健康。
  宝宝需要多少盐?
  6个月以内 每天钠的摄入量不超过200 毫克,换算成食盐量才0.5 克,这还包括其他食物中含有的钠。
  小于1 岁 每天的吃盐量不应超过1 克。
  1 ~ 4 岁 每天的吃盐量不应超过3 克。
 提醒:
  6个月以内的宝宝,只吃母乳、配方奶和适量的辅食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钠。基本不需要在辅食中添加额外的食盐。
  高盐危害
  我们都知道,高盐饮食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对宝宝来讲,还存在两个经常被忽视的危害。
  呼吸系统疾病
  高盐饮食会改变呼吸道环境,影响呼吸道细胞的生长。加之宝宝免疫力差,会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危险。
  缺锌
  高盐饮食会影响儿童肠道对锌的吸收,导致孩子缺锌,影响孩子智力的发育,还会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小窍门:
  1克盐有多少?
  食盐的密度为2.17g/ml——这个概念很抽象。具体一点,我们平常使用的牙膏盖子,差不多刚刚好放下1 克食盐。
  建议:
  婴幼儿中高盐饮食的问题确实要予以重视,饮食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口味的咸淡也是从小养成的,等到出现问题时再改就为时已晚,也很难纠正了。不要给孩子吃盐腌制的菜肴、烧腊、卤水等味道重的食物,少或避免给凉果、加盐的坚果类等零食。要引起孩子的食欲,可以选择用酸甜或柠檬、番茄去烹调。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26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低盐"饮食


少盐多醋,延年益寿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7820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7-08-1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wanwan79:
悦宝妈

上大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49269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7-02-01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76172  
爱心活力豆
61  
宝宝生日
2006-03-25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wanwan79: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健康宝贝从"低盐"饮食开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