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76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736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4-22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文艺路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1-3-30 23:1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武汉幼女读三年幼儿园 父母给老师送礼近三万
时间: 2010-9-11 23:57 |  作者: efenglin |  来源: 现在网-长江商报 |  查看: 0次
今天是教师节,在汉口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胡柳(化名)却与丈夫发生争吵,吵架的内容是要不要给女儿幼儿园的老师送礼。胡柳表示要送,而且要送贵重点,丈夫却认为没必要。
 送礼求“特别照顾” “其实我也不想送,但别的家长都在送,我们不送肯定不好。”胡柳坚信一句老话:老师收了礼,至少不会对女儿不照顾。
  两年前,胡柳女儿满三岁,先送到胡柳所在集团办的公立幼儿园。入园不久,女儿一次回家无意间说起:“今天虎子的妈妈给老师送了蛮大一瓶洗发水,虎子可神气了。”
 从那之后,胡柳意识到,别人都在给老师送礼,自己如果不送,老师会不会对女儿另眼相看?“别的且不说,女儿吃饭挑食,在家时我们督促她要吃两碗饭。到幼儿园后若女儿只吃了一碗就说吃饱了,老师不特别照顾不督促她吃饭怎么办?”

那年的中秋节,胡柳就拿着价值800元的月饼票走进幼儿园,给园长、老师、辅导员等4名老师送礼,拜托对女儿多照顾一点,特别是生活上
民办幼儿园也靠“关系”
  自从送礼后,胡柳发现女儿在生活上已经不用担心了,但在幼儿园举办的很多节目中,女儿上台表演的机会却不多。再次送礼后,一位老师私下透露,因是集团内部幼儿园,有很多高干子女要照顾,他们即使不送礼老师们“心里都有数”。
  胡柳只得将女儿转到家附近一所民办幼儿园,希望能让女儿多学一点东西。但胡柳发现,民办园也要送礼。
  “幼儿园分为大班、中班和小班,本来是按年龄来分班,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关系要走的。”胡柳先将女儿送到中班,发现中班更多的只是在玩,而大班更多的是为了与上学衔接的教学。就在大班里,胡柳发现有一些年龄只有三四岁的小孩。  为不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胡柳又给四位老师一人送一张500元的超市购物卡,将女儿转到大班学文化课及音乐、美术等
送礼三年花费近三万
  民办园的老师很负责,胡柳觉得应该对老师表示感谢,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里,都会给老师送礼,有时是购物卡,有时是工艺品,有时直接送红包。
胡柳夫妇的工资并不太高,只能算普通白领,平时都有记账。在她的账本里,从三年前给幼儿园老师送的第一份礼算起,到现在已支出2.8万元。
  今年又快到中秋节,胡柳打听到,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对口是武汉市一所重点小学,每年幼儿园里都有几个“保送”名额能直接进那所小学  
为能捞到“保送”名额,胡柳决定再送大礼,但这次爱人并不同意,认为家里经济也不是很宽裕,再送多了也送不起。
  胡柳也很矛盾,像这样的送礼,从洗发水开始送起,慢慢档次逐步提高,从化妆品到购物卡,从礼品到红包,送完幼儿园送小学,送完小学再送初中,何时才是个头呢?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5693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8-03-24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Medal No.11

不是吧,要这样送礼,那我们普通老百姓不是惨了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644  
爱心活力豆
12  
宝宝生日
2008-04-03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长安区
我是坚决不送,以心换心最重要 ,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比送礼有意义。
贝贝妈

小学毕业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377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8-01-25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电子城街道

Medal No.11

坚决抵制这种不良风气,给孩子小小年纪就灌输了金钱交易的不良思想。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武汉幼女读三年幼儿园 父母给老师送礼近三万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