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8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6018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2007-12-08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桃园路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5:4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0 c3 ~# r5 s2 P1 N8 M4 T
颚口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下面的颚口科颚口属。用显微镜观察,它们呈略显粗短的线形体型,头部这一端膨大成球状,上面长满了形似小刺的结构,模样颇为狰狞。鄂口线虫在颚口属内还可以分成10多个不同的种。出现在中国的颚口线虫多为其中的3个种:刚刺颚口线虫、棘颚口线虫和陶氏颚口线虫。这3个种都& z, Z$ a$ O0 J! t6 |( U+ h# x' c

. C5 {& P$ a* }" q8 F; V; F+ ~颚口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下面的颚口科颚口属。用显微镜观察,它们呈略显粗短的线形体型,头部这一端膨大成球状,上面长满了形似小刺的结构,模样颇为狰狞。鄂口线虫在颚口属内还可以分成10多个不同的种。出现在中国的颚口线虫多为其中的3个种:刚刺颚口线虫、棘颚口线虫和陶氏颚口线虫。这3个种都能感染人类,使人患上鄂口线虫病。鄂口线虫致人患病并非今年才有的新闻,但是中国并非鄂口线虫病的高发地区,迄今为止报道的病例也只有几十例。所以媒体对于这类寄生虫的报道并不是很多,以至于这次的新闻让人误以为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疾病。
要小心的不仅是黄鳝作为一类寄生虫,颚口线虫一生都需要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那些被寄生的动物就被称为宿主。被幼虫寄生的宿主是中间宿主,而幼虫成长为成虫并完成传宗接代大业时所寄生的宿主是最终宿主。 颚口线虫的一生,需要至少两个中间宿主和一个最终宿主:在水中,颚口线虫的虫卵孵化成幼虫。然后,沿着自然界的食物链,幼虫会依次进入浮游生物(第一个中间宿主)以及鱼类、蛙类和蛇类(第二个中间宿主)的体内,在这个过程中幼虫会不断成长。此后,第二个中间宿主会被哺乳动物如猫、狗、猪等吞食,这样,颚口线虫也就到达了它们的最终宿主体内。在最终宿主的体内,颚口线虫幼虫会成长为成虫并产下虫卵。虫卵随着粪便再次进入自然界,便开始一个新的周期。除了哺乳动物,一些水禽也会捕食被颚口线虫感染的鱼类、蛙类或者蛇类。在水禽体内,颚口线虫的幼虫不会成长为成虫,但是仍然有感染其他动物的能力。所以,蛙类、蛇类、水禽、猫、狗、猪、其他野生动物也可能成为感染源。
2 d8 S0 C/ R+ W; q% L; ~) ?煮熟再吃最重要人类并非颚口线虫的合适宿主,但是颚口线虫仍然可以在人体内存活相当长的时间,还会造成严重的病症。如何预防颚口线虫病是一个关乎健康的重要问题。只要能注意几个问题,安全地享用河鲜以及其他食材并非难事。首先,是杜绝不安全的食用方法。颚口线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但是颚口线虫病例多集中在几个地区,其中又以泰国和日本最为严重。不难推测,生食河鲜的是造成这两个国家颚口线虫病高发的重要原因。要防止“虫从口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对食物进行充分的加热烹制。具体要烹制到何种程度,美国疾控中心的建议是将食材(以鱼肉为例)加热到食材内部温度为63摄氏度以上。此次在杭州检出颚口线虫的浙江省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则建议将食材在70度的高温下加热4-5分钟。按照这个标准,一些较为快速的烹调方法,比如爆炒、汆烫,可能会因为加热的时间和加热温度的不足而无法杀灭颚口线虫。除了加热,美国疾控中心也推荐使用冷冻方法来预处理鱼肉(相似内容可见:"海鱼有虫,生食小心"),也有资料提及,醋泡6小时或者酱油腌制12小时可以杀死颚口线虫虫卵。但这类调料腌制杀虫法对于所使用调料的种类、体积、浓度以及时间都有一定要求,使用时候必须多加小心。而在餐桌上较为常见的蘸醋、蘸酱油、蘸柠檬汁或者醉制,都无法做到彻底杀死颚口线虫。注意饮食之外,还应当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带有颚口线虫的鱼类和肉类。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水,至少煮沸5分钟以上,才能饮用。除了加工方法,选择较为安全的食材也是规避风险的方法之一。, M' T7 y( G  h* ~- \* C
“野味”也并不安全根据调查数据,野生动物感染颚口线虫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家畜,两者的差距可以达到20多倍。有些地区野猪的颚口线虫感染率超过70%。野猪肉、野鸭肉、野生鳝鱼,以及野外捕捉的蛙类蛇类,有些食客津津乐道于这些野生食材所谓的“营养”和“口感”,却不知道它们也会带来寄生虫感染的风险。相比之下,正规渠道生产的肉类由于必须接受对颚口线虫“零容忍”的检查,要安全得多。如果尝试了不安全的食物,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当尽快就医,会移动的皮肤肿块是颚口线虫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告诉医生自己的不安全饮食经历,可以帮助医生作出准确判断。颚口线虫病虽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只要治疗及时,通常都能恢复健康。
$ ^! w- R- N# k0 `& M
6 {( ]- I* s2 W/ X+ j

" M' t7 i; ^* c4 r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颚口线虫,专找黄鳝?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