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36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嘉祥妈妈

硕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191127  
爱心活力豆
16  
宝宝生日
2007-05-17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9: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阳光讯 与往年冬季大不相同,今年冬天雨水多,气温偏高。今冬气候特点是什么?应注意什么?成为当下市民关注的焦点。昨日,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今冬属于前冬冷后冬暖,预计西安第一场雪会在十二月中旬到来。

今冬属于前冬冷后冬暖

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田武文告诉记者,形成这样的气候,总体上来说,是因为我省的冬季环流整个环流还没有形成,从而推迟了冬的到来,相当于就未进入冬季。具体来说,南亚季风和印度季风这两个季风都偏强,形成大量的暖湿气流,从低空源源不断涌入我省。再者,冷空气偏弱,原来在十一月份会下雪,那是由于冷空气不断的南压,形成我省十一月份比较干冷等气候特点。




这种气候特点一遇到降水的话,就会形成固态降水,也就是我们说的雪。冷空气压不下去,暖湿气流不断地往上顶,那么这些冷暖空气就在我省上空不断的交汇,就会形成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

田武文表示,今年的冬季属于前冬冷后冬暖,前冬偏冷的幅度大致在1摄氏度,冬暖的幅度大致在1~2摄氏度。

第一场雪12月中旬来

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预测会在12月中旬到来。

冬季前期降水量异常偏多,空气水蒸气蒸发比较慢,可能造成后期的雾天比较多。冬季后期偏暖,冷暖交替的幅度比较大,市民注意保暖,高危人群也要多加注意。前期雨水比较大,对公路运输会有影响,一些山区会产生垮塌现象。

编辑找料

天冷了,别光顾着保暖哦!

冬季防寒保暖固然重要,但保暖过度,容易使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下降,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发一些疾病。所以冬季防寒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睡觉时被褥太厚会压迫身体,不能使身体放松,同时也会压迫心脏等脏器,影响健康。

●如果蒙头大睡,会因被窝内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同时也会因被窝内缺氧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冬天的太阳又舒服又暖和,每天晒会儿太阳本是好事,因为适当晒太阳有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但晒太阳也有个度,如果时间过长则对身体有害无益。

●冬季,很多人紧闭门窗,足不出户。由于紧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不佳,导致空气污浊,容易引发头昏、出汗、咽喉干痛、胸闷不适等症状。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多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也可选择室内健身,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龄球等


童妈

硕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经验值
207751  
爱心活力豆
70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Medal No.11

希望不冷,期待下雪

Rank: 2Rank: 2

经验值
55093  
爱心活力豆
25  
宝宝生日
2004-04-28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专家说~~~~~~~~~~
喜洋洋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06252  
爱心活力豆
29  
宝宝生日
2007-10-24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砖家不是一般会说
“何时冷暖,要等冷过才知道吗?”
这次说的还真不是砖家风格,我不适应了哎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836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1-10-12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砖家又说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西安初雪或在本月中旬 专家称前冬冷后冬暖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