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比”着长大的孩子
“你看看赵叔的儿子,学习从来都很自觉。”“隔壁张阿姨的女儿,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三名。你怎么就没人家争气!”这些话很多人都觉得很熟悉。不得不承认,在中国,这“别人家的孩子”是无数孩子心中的“夙敌”。不少孩子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上学时,比学校、比成绩;工作后,比学历、比工作、比收入等。 很多父母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奋斗的目标。但事实上,这样做不仅没起到激励作用,还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拿孩子作比较
大部分家长在自己孩子面前表扬其他孩子时,通常都想起到这样的效果:以他人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向更优秀的孩子看齐。这种做法虽然出于善意,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家长如果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孩子在这种比较中,自尊心和自信心都会受到伤害。同时,孩子还会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对被表扬者产生嫉妒和回避的心理,甚至会产生敌意,久而久之,心灵就会扭曲,对优于自己的人或事物产生嫉妒和回避的心理。
可借机增强孩子抗打击力?
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听不得别人受到夸奖是抗打击能力差。因此,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应该通过在自己孩子面前表扬别人家孩子的方式,从小锻炼孩子的抗打击能力。 其实“孩子的抗打击能力没有必要特意培养,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这样对他太残忍。”专家认为,孩子小时候应该以培养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为主,孩子的自信心从小建立好了,他的抗打击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就会自动展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