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8-12-3
- 帖子
- 115
- 积分
- 1097
  
- 经验值
- 1081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2005-12-01
- 地区:
- 其他
- 街道:
- 其他
|
孩子做什麼事都無法持續太久,這會不會影響到他日後的學習呢?爸爸媽媽們請放輕鬆,只要排除病理性因素,寶寶持續力不足的問題會隨著長大及環境的變化而改善,此外,透過說故事、玩遊戲等情境教學,亦有助於提升寶寶的持續力喔! 我的寶寶常常吃了兩口食物,就轉頭去找玩具,正以為他想要玩的時候,突然又看到他又轉向其他目標,讓人搞不清楚,孩子到底想要做什麼,難道他就是長輩口中那種「沒定性」的孩子嗎?該不該帶著他去看醫生呢?
寶寶,你想要的是……
相信上述的情景,都曾在每一個家庭上演,父母被寶寶的行為搞得筋疲力盡,心想:他為什麼不能乖乖地完成一件事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表示,家長習慣以成人的行為模式套用在孩子身上,殊不知先天條件與後天環境,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持續力表現,父母應配合孩子的生長狀況,打造優質的生活空間,這樣的話,自然能延長寶寶專注的時間囉!
★ 先天條件
寶寶可不是一出生就擁有超強持續力喔,礙於生理發展未臻成熟的關係,反應在單件事物上,所能停留的時間亦不長,一般來說,寶寶的持續力在各年齡的表現如下:
寶寶年齡 持續力表現
3~4個月 對自己的手腳產生興趣,常會盯著自己的手腳看。
5個月大 轉為對物品感興趣,但並不持久。
1~2歲 對有興趣的物品,可專注約2~3分鐘。
3~4歲 對有興趣的物品,可專注約5~8分鐘。
5~6歲 對有興趣的物品,可專注達10分鐘左右。
比起成人動輒數小時的持續力,嬰幼兒先天持續力不足,實屬情有可原,只要情況並不嚴重,父母可從環境及親子互動中來補強他這方面的問題,千萬不要以嚴厲的態度對待孩子,或強迫他從事不喜歡的活動。
★後天環境
扣除掉過動兒,或其他因疾病而導致寶寶持續力不足的情況,後天環境往往是影響孩子持續力的關鍵!許多父母雖然致力於維持「環境衛生」,卻不知要營造一個「培養寶寶持續力的環境」,只覺得自己的寶寶特別地不配合,而沒發現問題其實就出在家中喔!
1.居家環境:
4~5個月大的寶寶,容易被周邊的事物所吸引,每次奶喝到一半,就開始左顧右盼,想要玩耍。這些環境中的干擾因素,都會使他出現抗拒喝奶的反應,可見寶寶年紀雖小,用餐環境的單純與否也是很重要的喔。經觀察顯示,太多顏色、聲音或者玩具在旁邊的環境,的確增加了他分心的機會,家長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寶寶所處的空間,並加以改進。
2.日常互動:
現代父母力求給孩子每一分鐘的完美照護,老是不自覺地一會兒叫他吃點心,一會兒問他要不要玩積木,拼命地安排日常一切大小瑣事。長時間下來,孩子因最初進行的動作不斷地被打斷,他的持續力必然大打折扣。父母應避免成為另一個「干擾者」,如果沒有健康及安全上的危險,請讓孩子先完成原本的活動吧!
親子互動須知
要想提高寶寶的持續力,親子互動的模式及環境都是不可忽略的要項!無須額外的花費,從彼此相處的時間,進行簡單的訓練遊戲及活動,效果一樣OK!寶寶在你長期「潛移默化」的薰陶下,必然能夠養成專注而穩定的性格。
★減少環境中的干擾因子 ★不要一次提供太多刺激
★針對寶寶的興趣來因應 ★藉由活動訓練寶寶的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