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54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29729  
爱心活力豆
28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7 21: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国际母乳会对母乳喂养母亲的态度:我们坚信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象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卫生部一样,我们鼓励母亲们母乳喂养孩子到2岁。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坚持到2岁,喂到1岁也很好。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喂几个月也是很好的努力。如果连几个月都做不到,那么哪怕只喂过几天,孩子吃到了最珍贵的初乳,也比一口都没吃,要强得多。



    问:孩子出生后头两天,我的奶没有完全下来,只有很少的一点点,应该给孩子吃吗?

    答:这极少的一点点,恰是比金子还珍贵的“初乳”(colostrum),它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却含有大量活性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对你的宝宝有益的成分,最最应该给孩子吃。



    新生儿出生伊始,体内带有从母亲胎盘中得到的免疫球蛋白,但是这些免疫球蛋白只是短暂地起到保护作用,九个月左右就消耗殆尽。新生儿自己的免疫系统在六个月之前处于不成熟状态,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宝宝出生后自身也会制造一些抗体,但要到九个月甚至一岁左右才达到保护性标准。这个时候,母亲的乳汁是保护宝宝不受病菌病毒侵袭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初乳,好比给新生的宝宝打了第一道预防针。



    乳汁分泌起始,要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有些妈妈在孕后期或者临产前就开始分泌初乳,更多的妈妈是在生产后开始分泌,新生儿越早吸吮母亲的乳头,越有益于乳汁的尽早分泌。国际母乳会推荐,在没有生理和病理障碍的前提下,孩子出生后几分钟之内就应该送到母亲乳头上开始吸吮。即便你看不到或感觉不到有乳汁分泌,还是有涓涓滴滴的初乳进入宝宝的身体。



    你真正的乳汁在产后二到五天之内出现,这之前,宝宝得到的,是初乳。在一个星期内,你的乳汁处于转型阶段,从基本上是初乳转变为基本上是奶汁。到了十天至十四天左右,你的乳汁稳定下来,成为成熟的奶。



    问:每次喂奶,看到我的乳汁都是灰颜色,很清淡,老人说我的奶“太稀、不好,喂不饱宝宝”,让我断奶,改喂奶粉。请问为什么母乳不象奶粉那么白、那么浓稠?



    答:你看到的,是“前奶”,成分大部分是水分,是给宝宝解渴的(这也是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额外喝水)。宝宝越吃,母乳越浓,到最后,会分泌象奶油一样的“后奶”,是给宝宝解饿的。母乳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满足宝宝的需求。奶粉则是千篇一律的,没有变化,而且含有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会给宝宝今后的健康留下隐患。不要把母乳和奶粉做比较——母乳是给小宝宝吃的,牛奶是喂小牛犊子的,你的宝宝不是牛犊子,牛犊子生下来就会走,所以需要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
洋洋妈妈

小学毕业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70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5-03-30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wanwan79: :wanwan79:

Rank: 4

经验值
54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06-15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要是早点看到楼主的文章多好啊,我的宝宝十个半月断的奶,当时也是老人说我的奶不养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49747  
爱心活力豆
1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我来学习!听妈妈也这样讲过!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40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帮顶!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产后“初乳”珍贵堪比黄金zt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