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78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23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1-08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长乐坊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9-30 12: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什么是孩子的敏感期?为什么要解读孩子的敏感期,如何关注孩子的敏感期?

有多少家长知道,当你给刚出生的婴儿展示各种色彩的气球或花棒时,他们并不喜欢,而他们更爱看的是黑白世界。也许你的疑问还有很多,这些婴儿为什么总爱吃手,那是表示他们饿吗?婴儿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为什么喜欢破坏,为什么喜欢垒高,为什么性格执坳……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也午,当你正在为婴儿这些烦人的为什么而苦恼时,已经错过帮助婴儿或者幼儿快速成长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机。这就是孩子的敏感期教育。

在这些问题里蕴涵着孩子智力的来源,蕴涵着孩子心智的发展,蕴涵着孩子未来的状态。我们把这种能够观察到的现象称为敏感期。如果在任何敏感期的兴趣遭受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永远丧失以自然的方式来克服环境的机会,儿童也因此丧失特别的敏感性与意欲,导致精神方面的发展及完成都受到阻碍。

在最佳的时机,发掘出孩子的最大潜能,这是敏感期儿童教育风靡世界的真正魅力!葛兰·道门教授说:每个正常的婴儿,出生的时候都具有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巨大的潜能。智慧父母只要善于抓住敏感期,就能够发挥孩子最大的潜能,培养健全的人格。
0-6岁是非常需要关注的年龄段,这个时期,从咿咿呀呀学语到背着书包上幼儿园,爸爸妈妈关心,爷爷奶奶操心,除了吃得好穿得暖外,有的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细微习惯,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值此点点周刊创刊一周年之际,说疾病有点沉重,而且生活中,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很健康的,得重病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所以今天不如说一说“孩子敏感期”,把握好这个敏感期,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学习能力,今后可谓受益无穷。

从出生起 就是一个感官敏感期,家长会发现孩子喜欢咬手,喜欢到处摸一摸,往往拿来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啃一啃,这都是孩子的天性。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举动有时候是大声呵斥,这么做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以及不安全的感觉,甚至让孩子变得胆小,不利于孩子气质培养。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把家里的小玩具清洗及消毒后允许孩子去尝。对于孩子的一些探索要求,只要不具危险性,家长都可以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让孩子学会用五官去探索世界。

2岁至4岁 是动作敏感期,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比如蹦、跳等动作,都可以循序渐进让孩子尝试,这个时候给家长的建议是不要仅仅注意动作做了没有,还要注意动作协调性,特别是手、眼的协调性;一般两岁半到6岁,是进入了常说的社会规范敏感期,这个敏感期最为重要,两岁半之前的孩子,往往显得比较“自私”,喜欢独处,以自我为中心,但两岁半之后,孩子的交际圈渐渐扩大,他的朋友开始多了,而且喜欢加入到群体活动中,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我们经常说让孩子“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就是文明礼仪规范的启蒙教育。所以从这个时候起,教会孩子一点生活中的规范,很有必要,建议家长与孩子多沟通,教一点日常礼仪,如见到人主动打招呼,别人帮助时要道谢等。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孩子同入各种公共场所及参加社交活动时,注意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作用,让孩子有样可学。

4.5岁至5.5岁进入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启蒙教育。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建议最好有个小书房,没有这个条件的话,父母常常阅读书报,常常与孩子一起阅读小书,给孩子讲故事等。

给宝宝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很重要,让宝宝跟着点点周刊一起成长,相信受益颇多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858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1-08-16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学习咯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76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6-24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呵呵,学习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抓住孩子的敏感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