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72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3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其他
街道:
其他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21:0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顺产是最安全,最有益于孕妇和宝宝的分娩方式,所以尽量应创造条件,保证孕妇顺产,通常顺产必须保证做好以下这些方面的护理,才有可能保证孕妇顺产:
  1.选择合适年龄分娩
  初产妇,在25~29岁生育,顺产的可能较大。避免满35岁以后生育小孩,要知道,年龄过大,产道和会阴、骨盆的关节变硬,不易扩张,子宫能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较差,以至于分娩时间延长,容易发生难产。其次,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因此一般都会采用剖宫产。
  2.孕期要营养合理,控制体重
  正常大小的胎儿可以通过正常骨盆而顺利分娩,但是巨大儿的头比较大,胎头就可能“搁浅”在骨盆入口处,难以通过骨盆而不得不进行剖宫产。巨大儿的产生与孕妇营养补充过多、脂肪摄入过多、身体锻炼偏少有关。为了控制新生儿的体重,在妊娠期间,孕妇应适当参加活动,不要整天坐着、躺着;多吃新鲜蔬菜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少吃含碳水化合物.脂肪量很高的食品,如甜品、油炸食品.甜饮料.水果等。最理想的怀孕体重是:在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加2千克,孕中期怀孕(3~6个月)和孕晚期(怀孕7~9个月)各增加5千克.即前后共增加1  2千克左右为宜。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宝宝长得过大,这时不宜选择顺产。
  3.定时做产前检查
  孕妇定期做产前检查的规定,以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早纠正和治疗,使孕妇和胎儿能顺利地渡过妊娠期和分娩。整个妊娠的产前检查一般要求是9~1  3次。初次检查一般在怀孕4个月,怀孕4~7个月内每月检查1次,怀孕8~9个月每2周检查1次,最后1个月每周检查1次;如有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医师约定复诊的日期去检查。以及于及时纠正。因此,定期做产前检查对顺利分娩是十分必要的。
  4.做好分娩前的准备
  预产期前1个月,孕妇就应通过医生或书本来了解有关分娩的知识,做好心理准备。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吃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为分娩准备充足的体力。临产前,孕妇要保持心情稳定,一旦宫缩开始,应坚定信心,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地分娩。转自乐 儿 网:确保顺产的四大护理宝典

[ 本帖最后由 haoyumum 于 2009-3-6 21:11 编辑 ]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收起 理由
爱我所爱@xa + 2 我很赞同

总评分: 经验值 + 2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Rank: 2

经验值
64846  
爱心活力豆
39  
宝宝生日
2007-06-26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wanwan79: 学习哦
玉玉妈咪

幼儿园大班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86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4-04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wanwan41.gif
学习了!一定要坚持顺产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69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05-0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新城区

淞淞妈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1778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2009-07-06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碑林区  

Medal No.11

哎,第一项就没法满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49747  
爱心活力豆
1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 Medal No.11

我学习!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确保顺产的四大护理宝典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