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6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85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4:5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近日,有关“新生儿月子会所感染“轮状病毒”的消息,更是牵动了不少准妈妈以及新妈妈们的心。如何让娇嫩的宝宝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天,少得病、不得病,是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专家指出,通过培养习惯、科学进补和适当调理,能够为儿童健康筑起防护墙。

    护理篇

  衣食住行,防寒保暖
  衣:比大人多一件即可
  起风下雪时,很多父母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宝宝裹得严严实实。实际上,冬天孩子衣服穿太多,一不利于其活动,二不利于增强他们的抵抗力。因此,冬季应选择轻柔、透气性佳、保暖的衣服给宝宝穿,总体上只要比大人多一件即可。活动时应脱掉衣物,以免出汗后着凉感冒。当日平均气温降至5℃以下时,孩子外出应戴上手套和帽子,不仅可保持头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同时可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
  食:适当摄入粗粮
  冬天是“收藏”的季节,应当多给孩子增加营养,给他们增加胡萝卜素及绿色蔬菜的摄入。其次,让他们适当摄入粗粮及各种豆制品、蔬菜,可以有利于食物的吸收和排泄。每周在食谱中,可增加菌藻类食物的摄入,如香菇、猴头菇、银耳及水产品,为春季儿童的快速生长蓄积能量。
  住:早晚各开门窗半小时
  很多人喜欢采取紧闭门窗的方式,抵挡寒意。但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长期密闭的房间不利于空气流通,病毒、细菌容易滋长,疾病也易交叉感染。建议即使是气温很低的天气,每天早晚也应打开门窗半个小时,让空气交换流通。要加强孩子的户外活动,户外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体魄,而且可增加紫外线的照射,促进钙质的吸收,保证儿童骨骼及牙齿的生长。注意,在屋内隔着玻璃晒太阳是得不到紫外线照射的。
  行:不要戴着耳罩过马路
  孩子们冬天在路上,很多都戴着帽子、耳罩、口罩,对车辆、行人的碰撞反应较差,特别是骑车上学的中小学生,安全隐患更大。父母要培养孩子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的良好习惯,最好不要戴着耳罩过马路,以免影响听觉,而导致意外伤害。

    误区篇

    日常生活切莫想当然

   误区一:宝宝要是感到冷就会说、会哭、会闹
   其实,两三岁的幼儿还不知道“冷”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更不会表达出是什么感受,而且,孩子的皮下脂肪较少,体温调节系统尚不完善。所以,宝宝对寒冷的反应并不是哭闹,相反是精神萎靡、皮肤苍白、想睡觉,而此时恰恰不能让宝宝睡觉,要充分温暖后才可以入睡。所以,家人需要细心观察。判断宝宝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而贴身内衣比较干爽,说明衣着比较合适;如果孩子的内衣已潮湿,那说明给宝宝穿得太多了,应逐渐减衣服;如果活动后孩子面色并不红润,内衣也是干干的,则说明衣服穿得太少,应加衣服。

  误区二:宝宝感冒了就不能外出散步
  实际上,只要宝宝不发烧,坚持散步,是有好处的。因为外出散步时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使宝宝上呼吸道畅通,更有利于疾病康复。冬天散步最好选择太阳出来后、晴朗少风的好天气,尽量让宝宝用鼻子呼吸,也可以戴上一个小口罩,将嘴罩住。

  误区三:吃了鱼肝油、含钙药物就不用晒太阳
  鱼肝油无法替代阳光的照射,且晒太阳不仅仅促进钙的合成,还能促进钙的吸收。另外,呼吸新鲜空气,对宝宝也是一种锻炼。所以吃鱼肝油与晒太阳并不矛盾,但需注意鱼肝油的剂量不能超过正常用量,否则会引起维生素A中毒。建议家长们在无风较暖,阳光充足时多带宝宝出去走走,要穿暖一些,让宝宝多做些室外活动。

小诺诺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0759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2-09-06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电子城街道
学习啦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85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回复 就是棉花糖 的帖子

嗯嗯嗯,留着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防寒保暖 宝宝过冬衣食住行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