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爱婴旗舰中心 于 2013-1-21 13:55 编辑
自从有了宝宝后,妈妈们都开始关注如何养育儿女的书籍,但是很多妈妈都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些育儿书籍里的众多知识而使养育孩子变得更省力,相反,她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育儿上。怎样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宝宝,让他变成乖宝宝呢—— 人生开始的第一课:学会等待 要让宝宝“变”乖,首先要非常重视对宝宝耐心的培养,常常有意让他们处在等待的状态。这一点,要从孩子出生不久就要开始。例如,孩子啼哭要抱抱时,有意识地等上五六分钟,让孩子习惯等待。在宝宝长大一点会动手,好奇心非常强烈的时候,粑粑麻麻们可以陪宝宝们做一些简单的小制作,在作品制作成功后,不要立刻去表扬或者让宝宝享受到成功后的兴奋与喜悦,可以刻意的去等一小段时间,在让宝宝去体会,宝宝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学习等待。 如何让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学会等待 0~1岁的宝宝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期望他人响应自己的需求,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别人注意他们的需要,所以0-1岁阶段,父母要尽量满足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的需要,让宝宝等待的时间要控制在以秒计算的时间内,最好不超过1分钟。例如,宝宝这个年龄段开始慢慢有了自己的注意,通过一些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一件小玩具,宝宝扔出去了,却又够不到时,宝宝大喊大叫,让父母帮忙。你可以尝试这样做:“宝宝,等一等。”一边说话,一边去捡玩具,这样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然后停顿几秒后再递给宝宝。 1~2岁的宝宝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能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往往采取哭、闹等举动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时候,父母可以边说边做,而且要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他们为什么。例如,吃水果的时候,让宝宝分发水果,他最后一个吃,或者将水果用纸包住,让宝宝打开后才能吃到水果等延迟满足宝宝的满足时间;告诉宝宝,妈妈要换件衣服,请宝宝等2分钟,妈妈数到1、2、3、4、5就好了等等。 2~3岁的宝宝 这个年龄是宝宝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2-3岁的宝宝已经能够理解“等一等”的含义了,但因为他们自我调节能力有限,所以遇到需要等待的情况时经常会表现出不耐烦。这时父母要有意识 地让他多体验,让宝宝等待的时间也可以从几分钟延长至一两天。例如,带宝宝到公园游乐场玩,宝宝喜欢玩一样玩具,而那里已经有一个小朋友在玩。你可以尝试这样做:“等那个小朋友玩够了,你再去玩,好不好。”不要因为有人玩就阻止孩子去等。因为这会使他明白耐心等候的结果,最终会让他满足自己的愿望。 3岁以上的宝宝 一般宝宝3岁以后很多道理已经非常明白了,这时候就可以适当延长延迟满足时间。比如宝宝想要某样东西,可以让他等待一个星期再给予,或者等到宝宝生日或某个节日那天。这样宝宝就会对礼物更加珍惜,也会体会到得到礼物的满足感。 粑粑麻麻们还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主题关于期望、忍耐和最终满足的故事书。这些都可以逐步帮助你的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值得等待的。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如何变得有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