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6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11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4:4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您给孩子的爱是真正的爱吗?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说: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这样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啥用!这些固然是气话,却反映出了家教的一个误区,即爱似乎是有条件的,至少要用好成绩来与父母交换爱。我以为这种交换是对爱的亵渎。
   
一次女儿正在考试期间,我到外地出差去了。一天夜里,我给女儿打电话,问她考试情况。女儿沮丧地说:老爸,你可要有点心理准备呀,我可能有一门课不及格。”“是吗?两门课不及格也没关系。你这段已经很努力了,考不好是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助分析一下,一定会赶上去的。我平静地说着,女儿似乎也平静了一些。我何尝不希望女儿成绩优异?可是如果我严加责备,除了增加女儿的紧张,又有什么益处呢?再说,女儿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我还能怎么怪她?
   
回到北京,我请了几位较高水平的老师,分别为女儿分析试卷,加以点拨。结果,物理成绩稳步上升,女儿也喜欢补物理的老师,那是一个欣赏学生的老师。数学却依然僵着,因为那是一个严厉并寡言少语的老师,她的教法女儿不习惯。
   
尽管请老师不容易,请了又不想去更麻烦,我却没有责怪女儿。我与女儿分析了具体原因,发现是教与学方法的不适当。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我深知每个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可统一模式。为女儿请了多个数学老师,成效并不显著。也许是我不喜欢数学的恶习影响了她。不过,女儿今天的数学水平,对我来说早已是望尘莫及,我怎么有理由责备她?
   
怜子之心,父母共有,只是天下父母要清醒意识:孩子们需要怎样的爱?您给孩子的爱是真正的爱吗?
   
给孩子的爱要理智。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爱孩子容易,给孩子理智的爱却不那么容易。父母往往在爱的旗帜下给孩子提供过度保护: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怕孩子受别人欺负;不允许孩子有零花钱,怕孩子上当受骗;不允许孩子使用火柴和剪刀,怕孩子伤了手指……没有理智的爱是疯狂的爱,是可怕的爱。
   
给孩子的爱要被需要。近来媒体常常报道一些少年杀母案,这些案件让人思索,分析发现,多数案件都是由于父母给了孩子窒息的爱,因此有的孩子才发出感慨:我爸爸妈妈爱我爱得我都想去死!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切实需要的帮助和爱。
   
爱是没有条件的。如果爱可以用其他东西交换得到,不仅仅是对爱的亵渎,也是对人本身的扭曲。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我曾经是个不合格的父亲    我的女儿我自然喜欢。可我很少陪她玩,有时急了还揍她一顿。
   
那一年,女儿才5岁。一次,妻子外出办事,我在书房写作,女儿在卧室玩耍。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女儿出来,我有些不放心,叫道:冉冉,你干什么呢?过来。女儿答应着却又磨蹭了一会儿,才慢慢走到书房来,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我一看便明白了,她准有个小秘密。我问:你在屋干什么了?可是,她什么也没回答,轻轻咬着嘴唇。父亲的权威受到了损害,我提高声音再次喝问:说!你刚才干什么?见我发怒,她恐惧地哆嗦了一下,但依然没开口。我顿时怒不可遏,三两步冲到她的面前,一把拖转了她的身子,朝着她的屁股狠拍起来。我手重,打得她哇哇大哭。我当时的面容一定很凶恶,女儿毕竟胆小,抽抽噎噎地回答:我怕说了你打我,才没敢说的。”“你说吧,说实话爸爸不打你。从女儿的坦白中我知道她刚才一直在观赏妈妈的化妆品,试穿妈妈的衣服。我固然不赞成孩子化妆,但对孩子爱美之心的萌动,是非常理解的。此时,适当的点拨与引导比什么都重要,我却用巴掌教训了她。我后悔不迭,我知道,这次开导女儿的实际效果,绝对打了折扣。
   
迁入北京安贞西里后,我对附近有一座中国科学技术馆十分满意。一个星期天,女儿兴致勃勃地跟我来这里参观,可她胆子太小,轻易不肯动手试验,令人有些失望。我的怒气又升腾起来,甩开她大步离去,一边呵斥她:别的孩子都敢玩这动那,你怎么这么胆小?你什么都不敢,长大想成个废物吗?一气之下,我说了许多禁忌之语。后来,我痛心地发现,女儿再也不愿意来科技馆了。至今,我都在寻求机会消除这一障碍,但拆除障碍远比设置障碍困难。
   
我不是一个好父亲。
   
夜深人静,我常常陷入反思。有一天,我说:冉冉,今后爸爸不打你了。如果爸爸打你,你就提醒爸爸一下,好吗?女儿高兴地了一声。果然,我克制了相当长一个时期。有时,刚要发怒,女儿赶忙提醒道:爸爸,你不是说不打我了吗?我放下了手,怒气未消,问:那你犯错误怎么办?”“你和我讲道理呀!”“你听吗?”“听呀!女儿说服了我。
   
在不少时候,孩子比大人更讲道理。打孩子收到的教育效果只是表面、暂时的,实际会增加教育的难度。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切感,是教育最重要的情感条件,打和骂恰恰破坏了这一条件。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11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三)
我曾经是个不合格的父亲
    常有人问我的家教得失,我坦言:“最大的失败是忽略了培养女儿的运动习惯。”
    客观说来,我并不是一个运动型的人,除了游泳以外,几乎没有什么体育爱好,更不具备运动特长。进入中年以后,为了健康,我坚持爬山,并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可是,当我每次约女儿登山,女儿都干脆拒绝了,久而久之,女儿与我一样,习惯了安静地读书写作,而不习惯运动。
    每逢大考,如有体育项目,都成了女儿的难关。其实,女儿有运动潜能,经过突击苦练,1.80米也跳过去了。但是,一旦通过考试,她便把运动置之脑后。
    我注意到一项研究成果,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不爱运动,长大了很难养成运动习惯,这对生命的质量显然会有不利的影响。我很惭愧,女儿未养成运动习惯,与父亲的失职有关,因为在孩子的体育方面,父亲具有特别重要的责任。据专家介绍,每周至少锻炼三次,每次锻炼不少于30分钟的人,才算得上体育人口。作为父亲应以身作则,并培养孩子成为体育人口。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日本孩子的体育锻炼非常多,体质也好于中国孩子。日本的学校从初中到高中都有强制性参加的课外活动,其中有众多体育项目的运动部,还有家政部、音乐部、英语部等等。参加运动部的学生,一天的运动量极大,而且假期里也有集训。就连小学生,假期里也要每天早起到学校做早操做运动。所以日本孩子的体育锻炼机会是非常多的。我还有一位在日本上过四年学的同学说:“日本学校里的体育训练似铁人集训,但真的练就了一副好体格。”我的研究报告也说明了这一点:运动时间两小时以上对比:日本21.3%,中国6.3%;三小时以上对比:日本为21.3%,中国仅为1.3%。
    有的父母认为,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将来考上大学才算成功。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只能耽误学习时间,不值得。事实上,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锻炼活动能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思维更加灵活和协调。由于体育锻炼本身要克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能调节情绪,增进快乐。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也。”“无体者,则无德智也。”体育绝非头脑发达、四肢简单,而是强心强志之育。儿童教育一定要重视体育,甚至从体育开始做起。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4869  
爱心活力豆
5  
宝宝生日
2004-09-15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灞桥区

Medal No.11

学习了,看来我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下了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16305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6-04-01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看之有益:wanwan18:

Rank: 4

经验值
80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03-15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是呀!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不该打孩子,有一天孩子对我说:妈妈,打人是不是号孩子。我当然说不是了,孩子接着说:那你打我也不是号孩子。我这才次白孩子问我这句话的用意。现在,我正在慢慢的克制自己的情绪,每次当我要爆发之前,就选择暂时沉默,等这阵过了,在继续谈刚才的问题。挺管用的,孩子最近也进步也特别快。
美伢

上大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经验值
49866  
爱心活力豆
14  
宝宝生日
2006-11-14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wanwan18: 努力学习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11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我也是呀,尤其是来大姨妈的前几天,脾气特别不好,很容易发火,搞得女儿好伤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转)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