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悦宝园 于 2013-5-24 17:54 编辑
家长带宝宝出行注意安全 溺水 ● 虽然父母在孩子下水之前,都会帮他准备好救生用品如游泳圈等,但夏日海水浴场、游泳池畔总是挤满了人,一个错身,两人的距离渐行渐远,容易发生抢救不及的情形,即使在岸上,推挤碰撞之时,孩子也容易跌倒受伤。溪边水流湍急,滑石密布,杂草丛生;景观鱼池则大多混浊不堪,难以辨别深浅,发生意外时,往往难以抢救。而且这两个地方的水质未经消毒,清洁卫生堪虑,幼儿在这里玩水,可能发生皮肤过敏等症状,因此应严格禁止孩子在附近游玩。 中暑 ● 离开钢筋水泥的城市,孩子一接触户外环境,马上就玩得不亦乐乎,完全无视周遭环境的变化,因此也可以说,大部分孩子都有中暑的经验。为预防中暑,出游时,无论大人、小孩皆应穿着透气、轻便的服装,戴上阔边帽子及撑伞,减少激烈运动,适时补充水分,少喝咖啡因饮料。当孩子有中暑的情形时,这里有些 中暑的紧急解救方法 ,需将他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较紧的地方,使其排汗顺畅,并以湿毛巾擦拭患者,降低体温。 晒伤 ● 年幼的宝宝是否需要擦防晒产品?又该何时开始擦?这都是家长们的共同疑问。建议六个月后再使用防晒产品,在这之前,采用物理性防晒就OK了。有报告指出,如果在十八岁前即规律使用SPFl5的防晒油,即可减少了78%罹患皮肤癌的机率。宝宝出现晒伤时,若状况不严重,父母可用冷水湿敷宝宝皮肤,或以布包住冰块,使疼痛得以舒缓,并改用清淡的饮食,适时补充水分,近日内不要再曝晒。中度晒伤会有红肿、痒痛的现象,严重晒伤则会出现水疱,应尽快就医。 蚊虫咬伤 ● 蚊虫叮咬时,会将酸性物质注入人体的角质层,使人产生红、肿、痒、长疹子,甚至起小水泡等反应,婴儿因为皮肤较薄,看起来会特别的明显。为免孩子抓破伤口,引起蜂窝组织炎,父母应立即替帮宝宝剪指甲,并涂抹抗生素药膏。蚊虫的孳生与止水息息相关,出游时避开这类地点,可以有效减少蚊虫叮咬的机率。戴帽子、穿着长袖、长裤与袜子是简易而有效的办法,但颜色鲜艳的衣服、洗发精、香皂、香水等含香料的物品通通要淘汰出局。 擦伤+摔伤 ● 擦伤与摔伤常同时发生,慎选游戏场地,就能预防跌倒时受伤。孩子擦伤时,可先以纱布加压止血,再以生理食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擦干后,最后以优碘消毒或涂抹消炎软膏,不必再覆上纱布。医生建议家中可准备一个内放碘酒、抗生素药膏、棉布的小急救箱,外出时放在行李中一并携带。孩子从高处摔下时,若放声大哭、脸色正常、没有呕吐,则可能没有脑部受伤的危险;相反,若失去知觉、严重头部外伤,头痛呕吐、意识迷糊,应紧急送医院。 切割伤 ● 路边的石头、野生植物看似不起眼,但锐利的棱边,会在你不注意的瞬间,提醒你它的存在;全家外出烤肉野餐时,要避免让幼小的孩子接触尖锐的器具,以免承受皮肉之苦;游乐器材是宝宝的最爱,爸妈在宝宝玩耍之前,先做一番安全检查。 ● 切割伤的伤口因深达真皮层,出血量及感染机率都比擦伤来得高。医师建议父母先带孩子就医,由医师替他消毒止血,再评估是否需要缝合伤口,或注射破伤风针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