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4 | 浏览: 126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7: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布鲁威尔 于 2013-8-19 17:29 编辑

        棍棒底下真的会出孝子吗? 从周围的不少朋友和亲戚那里的情况,还有我自己的感受,真的觉得这个古人讲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以前不明白,现在明白了一些,其实人性是这样的。 你对一个人太近,太好,他是不会珍惜的,因为天天有,甚至泛滥,他习以为常,不稀缺,也不稀罕。 因为他得不到的东西很稀缺,所以知道感恩,知道珍惜。 所以做父母的要懂得不要给孩子太多,太滥的爱。否则你是会大失所望的!

点评

3喜阳阳  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是吧?  发表于 2013-7-23 18:24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21039  
爱心活力豆
24  
宝宝生日
2014-10-14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我很想对这种想法一顿棍棒以示尊敬,打完一定记得在这种早就该被埋葬的论调坟头吐一口痰spit on the grav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06141  
爱心活力豆
18  
宝宝生日
2012-02-26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韩森寨街道

Medal No.11 八卦女王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真的,不是假的。从我周围的不少朋友和亲戚那里的情况,还有我自己的感受,真的 ...
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是吧?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全能老爸 的帖子
我很想对这种想法一顿棍棒以示尊敬,打完一定记得在这种早就该被埋葬的论调坟头吐一口痰spit on the grave ...

太鸡冻了吧,气得都说外语了。别鸡冻,有话好好说。

第一呢,我比较信奉这样一种态度: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第二呢,您的鸡冻只能证明您很生气,但并不能证明您有道理是吧。有道理咱们可以讲道理。再说随地吐痰也不太好,有痰盂呢。
心爱豆豆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303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0-05-05 
地区:
户县
街道:
我替你娃感到悲哀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3喜阳阳 的帖子
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是吧?

你说得对。棍棒只是形象的说法,不一定真的就用棍棒。过去也有用戒尺的,其实是指一种对孩子的惩戒而已。 教育是应该既有奖励,又有惩戒的阴阳的平衡。两手都早有的,失去任何一方都会不平衡,都会带来消极的结果。
代栗子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80601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10-09-21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我有老师在德国定居,孩子是混血的,他就说外国的教育很好,孩子出生后就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只有监护权,孩子不是你的私人物品,他是有个性的,应该找到他适合的生活方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上,他们从来不会打孩子,什么都商量,我觉得很好,孩子不会背负太多父母的期望,父母也不要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放在孩子身上。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心爱豆豆 的帖子
我替你娃感到悲哀

那可能是你没有完全理解其中全部的含义。再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非主流观点也未必都是错的,即使是错的,对不同观点难道不能保留一点风度吗?

大可不必替别人的孩子感到悲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最重要。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代栗子 的帖子
我有老师在德国定居,孩子是混血的,他就说外国的教育很好,孩子出生后就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只有监护权,孩 ...

讲的很好啊,看得出很讲道理,也真的很有道理。这个事情呢确实有点复杂。国外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美国的,英国的朋友也有一些。如您所说,国外人给孩子动手的确实不多,第一是有法律,第二是有全社会对孩子的指导和规范,还有就是和整个社会有比较好的风气和氛围。第三是是还有些文化的差异。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代栗子 的帖子
我有老师在德国定居,孩子是混血的,他就说外国的教育很好,孩子出生后就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只有监护权,孩 ...

中国和国外的情况差异很大,孩子的教育要靠父母自己,指望不上社会和学校的。文明和法律意识都还达不到国外这种程度,全社会也没有一种能自动熏陶孩子的氛围和环境,情况比国外要复杂得多。所以我们也不能把国外的完全拿过来就用,真的没有那样理想的状态。

再说,即使在国外,比如美国,培养精英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也堪称严酷了,就算不打也是家规极其严厉,随便触犯不得的。   不打是因为规律立得早,那么如果立得晚呢。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21039  
爱心活力豆
24  
宝宝生日
2014-10-14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回复 布鲁威尔 的帖子


太鸡冻了吧,气得都说外语了。别鸡冻,有话好好说。

第一呢,我比较信奉这样一种态度:虽然我不同意你的 ...

最后一句是来自一部电影,论坛有种子。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全能老爸 的帖子


最后一句是来自一部电影,论坛有种子。

哈哈,没看过,有空找找看。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全能老爸 的帖子
教会孩子什么,他才会做什么,谁也无法做自己不会的事情对吧。孝是一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所以要让孩子对父 ...

这回还不错,可以讨论问题了。

第一,身教大于言传,过去孩子三世或四世同堂,父母可以示范,而不仅仅靠说教。古代有孔融让梨。现在情况不同,但是也应有类似的示范才行,只靠口头说教效果不会很好的。

第二, 你说你对孩子如何,孩子就会对你如何,好比等同于镜子,这个观点我不完全赞同。人和人性比镜子不知道要复杂多少倍。 孩子对父母的回馈怎么可能和父母的等量一样呢?  父母给与孩子的永远都比孩子给与父母的多得多啊!尤其是在中国。

我信奉距离产生美的观点。其实这个观点最早是有由孔子提出的,近了远了都不好,适度的距离能产生尊重,能产生美感。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美丫蛋儿妈 的帖子
愚昧啊

呵呵,大概是了!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04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回复 全能老爸 的帖子
我很想对这种想法一顿棍棒以示尊敬,打完一定记得在这种早就该被埋葬的论调坟头吐一口痰spit on the grave ...

当然我的表述也有不太清楚的地方了,这个怪我。让人感觉天天要对孩子施加棍棒似的,不给好脸色看。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要有一定距离,起码爸妈里要有一人能做到。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85452  
爱心活力豆
4  
宝宝生日
2010-08-01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Medal No.11

帮顶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21039  
爱心活力豆
24  
宝宝生日
2014-10-14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回复 布鲁威尔 的帖子


当然我的表述也有不太清楚的地方了,这个怪我。让人感觉天天要对孩子施加棍棒似的,不给好脸色看。其实我 ...

任何事物都离不开一个度,如果你强调你的度是合适的,那你的观点就是不败的,以为他很合适,我也同意张弛有度。所以你说说你的度吧,多粗的棍棒是合适的,多远的距离是最美的

Rank: 2Rank: 2

经验值
121039  
爱心活力豆
24  
宝宝生日
2014-10-14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你已经把棍棒由通常认为的打,改变概念变成惩罚和态度(不给好脸),有进一步变成更加温和的距离。

频率上由偶尔给个好脸变成不是总这样和至少有人可以温和。

你也不是棍棒理论的忠实支持者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过期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