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73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宝宝妈

博士

Rank: 16

经验值
399261  
爱心活力豆
62  
宝宝生日
2007-09-22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太乙路街道

Medal No.11 手机直播达人 智慧女王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09:5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葛根可做点心也可降压降糖6 t2 E0 H2 P2 Q2 k* Z4 z2 O
) K- K/ Y1 I# Q" V2 b& e1 I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用葛藤搭建葛棚居住,编织葛床睡眠(睡眠食品),用葛纤维纺织、织衣、织鞋,用葛根充饥、医病。有传说认为,当年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发现这种植物既能充饥又能解毒,遂采其种子传播四海,后人称其为葛根。 每年深秋,葛藤干枯叶落,其浆液集聚在块根中,人们便将其刨出来制粉,为葛粉。葛粉洁白细腻,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营养丰富、老幼咸宜的保健(保健食品)食品。葛粉食用方便,可用开水冲服,还可用于做各类点心。目前世界市场上加入葛粉制成的成品有葛根口服液、葛根罐头、葛粉混合精、葛粉红肠、葛根面包或面条、葛根粉丝、葛根饮料等。
4 m* z& {' U1 e( d5 c& S  j6 g5 K6 A- I  L9 h) a1 [
  据测定,野生葛根内含葛根素、大豆素、大豆甙等10.41%的总黄酮;含有氨基酸总量为5.21%,含有谷氨酸等17种氨基酸(氨基酸食品);含有(铁食品)、(钙食品)、、锗等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食品),近年来的科研还发现,葛根富含大量的异黄酮、植物雌激素等。
( x5 h& D/ {/ K5 t* Q- s2 b. c7 k$ B- n6 m4 j( J7 m
  沈坚华说,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葛根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较好地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凝集;葛根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黄豆甙元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解痉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痉挛;葛根还具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轻微降血糖(血糖食品)作用。沈坚华指出,现代常用葛根治疗血压(血压食品)脑病,对改善头痛、眩晕、项强、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有效,多与其他降压药物配合应用。; `; s* j7 K$ E9 Q, t* y$ z4 i. Q
1 l6 c5 h4 L# @' k! x. Q, d
  从中医性味归经来看,葛根性甘、辛、凉,归脾、胃经。其主要功效为解肌发表,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 @" \2 X3 _0 b; B: W3 N! e1 b8 Y0 @  A8 N9 c  g
  葛根可解酒治感冒
# \( b$ m7 s- P& @7 C0 D9 V6 {' I1 V0 m5 Y- V
  葛根主要有五大功用,一是用于外感表症,如感冒时周身酸痛。葛根可解肌发汗,治疗外感发热、头痛、无汗等症,常与桂枝、麻黄、白芍等同用,最有名的是葛根汤;若风热表症兼有内热,则宜配黄芩、石膏、柴胡等以解肌清热。葛根的第二大功用是用于麻疹初起、发热、恶寒、疹出不畅之症,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也可配薄荷、牛蒡子、荆介、蝉蜕等同用。葛根的第三大功用是用于热病口渴,阴虚消渴,如糖尿病(糖尿病食品)等。葛根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若用治内热消渴,多配伍乌梅、党参、黄芪、麦冬等药,如玉泉散。葛根还可用于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湿热泻痢多与黄芩、黄连等配伍,如葛根芩连汤;若脾虚气弱的腹泻,多配伍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等药,如七味白术散。5 Q, H3 x1 A8 Y, a
7 m$ {. y! K8 d. Y" E2 V9 b- S
  在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中,曾称赞“葛根最解酒毒,葛粉尤佳”。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浑身都可解酒,葛根和种子葛谷均解酒毒,葛花消酒。附方还说,酒醉不醒的人,用生葛根捣汁饮二升便愈;葛花研细末入酒,可以久饮不醉。著名的葛花酲汤,更是医家常用的方剂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服用葛根可以解酒治感冒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