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aley 于 2014-7-15 22:49 编辑
【丫妈育儿谈】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五):如何融入别人的活动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朋友,需要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娱乐和工作。小朋友也不例外,他们也很喜欢、很需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和工作。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天生善于与人打交道,有些孩子需要家长创造条件,在社会交往方面有意识的引导孩子。
我们会发现,经常有很多好玩点子的小朋友,往往会有众多的追随者。他们会玩、能玩、爱玩,新奇的点子层出不穷,很容易吸引到小朋友的目光。在社区里,会玩的小朋友,比较招小朋友喜欢,似乎自然而然就成了领导者。所以,家长可以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培养孩子会玩的能力。
小朋友在外面玩,有时候被别人的活动吸引,特别想去玩。尤其是小时候,小小孩儿都喜欢和大一点的孩子玩。但大小孩儿又不屑于和小小孩儿玩,觉得他们啥也不懂,没意思。所以很多时候,大小孩儿会拒绝小小孩儿,然后小小孩儿失望的走开。那怎样才能融入到对方的活动中呢?原则就是,先观察,再跟随;融入后,可以跟随,也可以主导。
当孩子对某个团体的活动感兴趣时,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先靠近,在不打扰对方活动的情况下,站或蹲在边上观察。仔细观察对方在做什么,他们的游戏规则是怎么样的,现在是玩到什么程度了,有哪些地方我们可以帮忙。比如,小朋友在玩过家家,我们可以看还缺什么角色,什么工作还没人做,我们主动去担当。要做饭吗?那我去买菜。没水了吗?那我去提水。要种菜?那我去找铲子挖坑。这样可以和小朋友迅速建立联接,很快融入到他们的游戏中。
有一阵小区里很流行玩陀螺。四五六岁的男孩子,常常几个人围坐在地上,拿着各种装备、陀螺,互相比赛、搏斗,看谁的陀螺先停止转动。两三岁的小朋友常常被他们吸引过去。小丫每次经过,都会远远驻足观望。我会带着她靠近一点,蹲在边上,看哥哥们在玩什么。在精彩之处,我们由衷的发出赞叹:“哇,这个陀螺转得真久。”在陀螺停止转动之时,我们一起叹气:“哦,停了。”这时,哥哥们也会回应,会和我们讨论、交谈。有时候陀螺会跳出盘子,我们兴致勃勃的跑过去捡起来,递给哥哥。有时候,哥哥们就会认真的给小丫讲解怎么玩,还会让小丫也试一试。
观察是前提。我们得先知道对方在干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有效的融入对方的活动。否则,我们的介入就变成了打扰,或者强迫人家跟我们玩了。我们对别人的活动感兴趣,能够有办法很快的进入他们的活动中,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交能力。这个能力强,可以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有自信心。在活动中,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发展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