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65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

经验值
84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1995-10-07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滦镇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09:0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1、夫妻共同做家务,以便夫妻双方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
  2、将一切时间都献给孩子,形成以孩子为主的生活日程表。
  3、做有预见性的父,不做事后诸葛亮。
  4、不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支持孩子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5、持之以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6、不向孩子隐瞒生活中的阴暗面,并根据孩子年龄和成熟程度慢慢给孩子解释。
  7、夫妻共同研究如何培养子女,并努力保持一致。
8、重返童年,陪孩子一起娱乐、玩耍。

9、父亲努力去说:“我爱你,孩子!”,并用行动传达你爱。
  10、避免说谎话、假话、脏话、牢骚话,以免污染孩子的心灵。
  11、夫妻之间避免吵架,以免使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或上行下效。
  12、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单位人事方面的分歧,以免因自己的好恶影响孩子对人对事的看法。
  13、避免在面前流露对钱、权的不正当想法,以免使孩子产生特权思想和金钱至上的意识。
  14、不占公家的便宜,以免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15、孝顺长辈,为孩子做出表率。
  16、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写检查,以免使尊重与被尊重、教育与被教育渐渐易位、谈化、走形。
  17、与孩子一起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最好能先行一步,使孩子能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18、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这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19、孩子上网之前先立下规矩。如:每天使用计算机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不泄露个人和家庭秘密,学会选择浏览**站等。
  20、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广泛的兴趣,尤其是热爱户外运动。
  21、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在伙伴的友谊之中,是避免虚拟时空诱惑最重要的保障。
  22、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做到量力而行。要使教育获得成功,遵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以此考虑教什么、怎么教。
  23、要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24、家庭成员纯朴配合、协调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统一的要求发展。
  25、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26、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力戒溺爱。
  27、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严格要求孩子,严而不厉,严而不出格。
  28、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即要言教,又要身教。
  29、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成长。家长不必要时时处处都参与的生活空间,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要引导处理好同伴关系。
  30、家长要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在追求知识上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以此来影响、教育孩子,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进而转化成自身的不懈努力。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金币 收起 理由
月如| + 30 + 30 感谢分享

总评分: 经验值 + 30  金币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1488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9-05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韦曲街道
学习了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1488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9-05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韦曲街道
好长的帖子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20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3-07-15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郭杜街道
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801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街道:
好贴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给家长30条建议:如何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