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91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55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东关南街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5:2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很多妈咪从孕期开始就不停的囤货,对于她们来说,怀孕七八个月以后的囤货时光是很美好的,想象着宝宝的可爱模样,加上母性的筑巢本能,总是希望给宝宝多准备一些用品,衣食住行一样都不疏漏。

只可惜等到宝宝出生的时候,妈妈们才发现原来自己囤的东西有一半以上没用,加上亲朋好友送来的各种婴儿用品,家里简直堆成山,于是这几年开始有一大波的二手货进入母婴市场。

对于勤俭节约的妈妈来说,给婴儿使用二手货未尝不可,人家外国人也都是给孩子使用二手用品的。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二手货能够使用?什么样的二手货不能使用呢?以下建议,供妈妈们参考。

宝宝能用的二手货

1、衣服

对于宝宝来说,旧衣服可能比新衣服要好,宝宝的皮肤较嫩,而穿过的衣服在柔软性、舒适性等方面胜过新衣服。此外,经过多次洗涤的旧衣服基本上消除了甲醛、铅等安全隐患,可以放心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旧衣服一定要搞清楚来源,最好使用亲朋好友赠送的旧衣服,不要使用来历不明的旧衣服。在给宝宝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2、玩具

玩具的种类有很多,一般来说只要是不入口的玩具是可以使用二手货的,一些用手把玩的小玩具只需要清洗干净晾晒即可,一些较大型的玩具比如扭扭车等,要先检查各部位是否受损,一定要注意安全性。相对来说,二手玩具建议用塑料玩具、积木等表面更容易清洁,危险系数较低的玩具。

宝宝不能用的二手货

1、奶瓶等入口的用品

奶瓶、奶嘴、牙胶、水杯、餐具等需要入口的用品最好不要选择二手货,一定要购买全新品,这是为了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这类二手用品即使经过水煮消毒也难以保证绝对的干净卫生。

2、儿童安全座椅

儿童安全座椅难以从外观来判断产品是否受损,如果曾经历过车祸可能内部有损坏,我们无法知晓内部零部件是否缺失。此外,老旧的儿童座椅可能不符合最新的产品标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3、婴儿床和床垫

如今的婴儿床售价不菲,一千元以上的产品比比皆是,因而有父母为了节约开支倾向于选购二手货。实际上,二手产品的坚固性、耐用性会存在隐患,或者说产品表面上看起来不错,可内部却可能缺失零部件,一般不建议购买二手婴儿床。

婴儿床垫最大的隐患在于可能藏有寄生虫、白蚁等,甚至可能吸附了前任主人的体液,因而不建议使用二手货。

使用二手货要注意:

婴儿用品的种类很多,基本上除了入口或进入血液和身体的产品,都还是可以考虑使用二手货的,但一定要符合以下的条件:

1、来源明确。
无论是哪种二手产品,来源一定要明确,最好只使用亲朋好友赠送的二手货,且最好能知道上任主人的使用情况。

2、安全性要确认。
尤其是一些玩具产品,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型的玩具车如扭等最好是近两年新购的产品,且上任主人没有损坏玩具的经历。

3、任何二手货都要消毒杀菌。
无论是衣服还是玩具、玩具车等物品,都应该用消毒液来消毒,二手衣服穿之前应该用消毒液清洗干净,并在太阳底下晾晒,消灭病菌。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金币 收起 理由
月如| + 30 + 30 感谢分享

总评分: 经验值 + 30  金币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7512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2-11-19 
地区:
街道:
衣服坚决不要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0973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2-07-27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纺织城街道
朋友给的也没办法!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610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4-01-12 
地区:
蓝田县
街道:
安村乡
餐桌啥的还是可以的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94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08-10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土门街道
了解了,不过新的也有甲醛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省钱不能省健康,这些“二手货”千万不要给宝宝用!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