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背奶这件事,是伴随着老二momo而来的。在他百天之后,我终于不得不回到公司。
由于生老大那会儿曾接触过手动吸奶器,所以驾轻就熟,哐哧哐哧十来分钟吸个一满瓶(大约150ml)没有问题,可接下来想吸再多就艰难得很,奶阵半天不来,手腕和指关节逐渐发酸。
轻便是手动吸奶器的一大优点,包中常备。记得某次去批发市场为公司采购物料,中午遭遇奶涨,憋着气儿在公共厕所吸了一瓶,吸完后盯着瓶子犯膈应,这么恶臭的地方吸出来的,嫌弃~还是不要给娃吃了吧,倒了。(浪费遭雷劈呀)
曾经,凭借我的手动分别和某知名品牌的单边电动及双边电动PK。结果,小胜单边,完败给双边。于是乎,从美亚海淘败回了一双边(带个大包)。
相信我,每天上班背这么大的包,主要还沉,一点都不潇洒!尤其时不时还得拎着电脑包,要死的节奏!可不得不说,这大家伙确实得劲,吃过午饭,玩会儿手机,20分钟,基本240~280搞定。背奶背了10个月,功不可没! 另外,人家还有一黄金搭档,免手扶文胸。没错,解放双手的神器,多少次,电脑工作不停,胸前吸奶不止啊!!! 手挤奶的方式,于我并不常用,但那次在水哨子的经历,记忆颇深!五一带哥哥去玩,没有带小mo。一天下来,在蒙古包的洗手间里,手挤唰唰唰,浑身轻松。出来时看到漫天星斗,浪漫极了……
背奶路上,有大大小小的质疑和不解。有人说:你拿回来还得冻,吃了又得热,太麻烦,他也大了,吃奶粉吧;有人说:我也是心疼你,太辛苦了,背到现在也就差不多了,你还坚持什么;有人说:你看你挤那么老半天,又挤不了多少,娃不够吃,添奶粉吧。有人说:半岁后就没营养了;一岁后就没营养了;你还有奶么?娃都会走路了你还不断奶!?…… 可我们还是会坚持,背奶也好,亲喂也好。因为我们爱那个时而天使,时而恶魔的小家伙。也相信,既然他/她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选择做我们的孩子,那么,坚信自己的本能和母性直觉,向前走,就这么走。
给大家一些背奶小锦囊:如果计划背奶,最好提前半个月开始做准备。诸如,让自己习惯吸奶器或者手挤奶并可提前为宝宝存些口粮,让宝宝适应奶瓶哺喂以及除你之外的其他家人哺喂等。
背奶可能涉及到以下物品:
1、吸奶器(手动、电动、或者你的双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即可)
2、冰包(上下班路上你会需要的)
3、储奶袋/储奶瓶(准备一只记号笔,标注好日期哦)
4、小盆子(经验之谈:如果你用吸奶器,在公司的公共洗手台清洗时会用到)
5、防溢乳垫或纱布口水巾(单边吸奶时,未吸奶的一侧在奶阵时会用到,防止弄湿衣服)
储存指南及如何加热: 母乳本身有抗菌成份,可以帮助其保持新鲜。 以下引号部分摘自国际母乳会母乳储存指南。 “每个容器内只装2至4盎司(即60至120 ml)的母乳,或许可以减少浪费。在冷藏中存放的母乳比冷冻的母乳(含有)保留更多的抗感染成分。先将新鲜母乳放入冷藏柜内冷却,再倒入冷冻柜内已经冷冻的母乳中。母乳应在被挤出后立即冷藏或冷冻。具体原则请参照下表。
-
*当母乳被挤出来之后,应立即冷藏或冷冻起来。 **如果以非常干净避免污染的方式收集母乳,可以保存8天。”
另外,如果办公室没有冰箱或是可以冷藏的酒柜。那么,和公司楼下的小卖部搞好关系也不错,只需要占用一点点他们的冷柜空间,你可以在店里适当消费点儿,老板会乐意的!
“如何加热挤出的母乳”
“冷冻母乳:放在冷藏室过夜解冻或放在流动的冷水里。逐渐增加水温加热母乳至合适的喂养温度。
冷藏母乳:用流动的温水来温热母乳几分钟。或将装母乳的容器放进一锅已经在炉上加热过的水里。不要直接加热母乳。有些宝宝可以接受刚从冰箱取出的母乳。注意:不可将母乳加热至沸点。”
Tips: 1、大部分妈妈在背奶路上会发现,奶量越来越少,那么不妨尽可能增加吸奶的频次,而非增加单次吸奶的时间,因为,奶只有排出来了,才会生产。单纯刺激没有排出并不会增加奶量。
2、有的妈妈在用吸奶器之后会发现乳晕有水肿的情况,一方面,需要看看喇叭罩的尺寸是否合适自己,还有力度是否过大;另一方面如果已经发生了,那么可以冷敷哦,简单的方法是用一保鲜袋装上自来水,放置在乳晕上即可。
3、或许你总会发现,吸奶器就是不如宝宝吸得那么彻底,甚至有时候乳房局部还会产生硬块吸不掉,怎么办呢?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只手辅助打圈按摩,帮助更好的吸出淤积的乳汁。
4、不同时间吸出来的奶到底能不能混在一起?恭喜你,答案是,可以!
5、假日的时间亲喂吧。你可以把周五上班时挤的奶冰冻放到周一来喂,在周末不断的喂母乳,这种刺激会产生更多的奶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