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48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70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雁塔区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09:5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两代人的家庭和谐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的身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这人就是自信,太过自信,无论什么事都认为自己能做好,这和我母亲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我母亲是个母性非常强的人,太爱孩子,可是她的爱却变成了包办代替所有的事情。她代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一个是爱,一个就是“我不相信没有我的帮助你能做好。”。就是因为我从小就不断接受着这样的信息,所以就造就了现在的我。
        大家都知道,父母如果是个很勤快的人,那么孩子多半是个很懒惰的人。母亲的勤快,包办了所有孩子需要做的事情,孩子长期处于被帮助的环境中,没有自己锻炼的机会;
        如果父母是个懒惰的人,那么孩子通常会是勤快的人;如果父母是个急性子的人,那么孩子多半是个慢性子的人;
        就好象我,母亲对我的不信任,变成了我过分的自信。我就想让孩子早早的能够独立,可是在把握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上,我却不好掌握其中的度,容易在孩子没有意愿独立做的时候去要求孩子。这样孩子就不想自己独立做事情,害怕遇上困难。
         不信任——有自信——(要求孩子独立)——不自信
        我们多想把好的东西都给予自己的孩子,我们开始去寻找教育的方法,可是后来发现什么方法都不如一个“爱”字给孩子的多:然后我们就从孩子那里了解自己,然后不断地完善自己,希望自己这个人能够影响孩子,做孩子的榜样,可是还是没有办法一时改掉所有的缺点。
        如果我们放心地把孩子放到父母那里,静心看他们为孩子做的一切,包办代替也好,过分腻爱也好,全部都允许它存在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当能够宽容,理解父母为孩子做的一切,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缓和了,融洽了,这不失为对孩子最好的礼物,更何况,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带给孩子的问题同时也化解了......




[ 本帖最后由 xiaoxiang@xa 于 2009-8-21 10:28 编辑 ]
水静芊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513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9-04-04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Medal No.11

有道理
巍巍

大学毕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经验值
129277  
爱心活力豆
8  
宝宝生日
2005-02-11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说的好 :wanwan18: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038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7-08-10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环城西路街道

Medal No.11

:wanwan79: 说的很对哦~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20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写的好!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成人的自我成长,当我们真正接纳了自己,对孩子的爱就自然流淌而来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914  
爱心活力豆
8  
宝宝生日
2006-03-17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1

同意

Rank: 2Rank: 2

经验值
277935  
爱心活力豆
83  
宝宝生日
2008-03-02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Medal No.11 手机直播达人 乐游女王

母亲对我放不开,我就不自信

Rank: 8Rank: 8

经验值
487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8-05-25 
地区:
街道:
赞成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70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雁塔区
爱与宽容是人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
和谐的生活是给宝贝的巨大财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两代人的家庭和谐才是最好的教育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