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10
- 精华
- 19
- 注册时间
- 2008-4-26
- 帖子
- 10868
- 积分
- 64526
    
- 经验值
- 64526
- 爱心活力豆
- 54
- 宝宝生日
- null
- 地区:
- 街道:
|
前段时间,经常在坛子内看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类似激励语言,是啊,这不正是近些年的早教理念之一吗?这句话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也被我自己认可,并付诸行动:和大多数妈妈一样,孩子小时听到最多的赞扬就是“你真棒!”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却没有告诉他到底“棒”在哪里?
幼儿园教育阶段,几乎每个宝宝都会高举双手大拇指,对自己说“我最棒!”那想想看,谁不棒呢?当然,那个年龄天真的宝贝们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可当他们习惯于对自己的称赞、沉浸在“我最棒”的满足中时,无形中便会形成想赢怕输的性格!--即什么事都想争第一,不能接受批评,怕输怕失败,承受不了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进而不愿正面面对困难,承担起责任等等。。
究其原因:“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方法单一,频繁无度的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教育方法是罪魁祸首!”。
因为到了小学,我们的孩子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老师不再对自己竖大拇指说“你真棒!”了,而身边有很多很棒的同学,自己好像确实不是最棒的了!?这些都会让孩子一时无所适从吧!这时如果再听到妈妈单方口头的夸奖“你真棒!”时,会感到这句话的“虚假”!
假期曾经参加过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班,其中一条:对孩子要“少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多评价!”而我们绝大多数家长都在违背这个原则(包括我自己),因为很多妈妈分不清表扬和鼓励的区别?批评和评价的区别?致使我们的行为和方法一直是在“伤害”和“虐待”着孩子!
==================================================================================
在此转一位同学查找资料、整理出的有关“表扬和鼓励的区别”:
1、表扬更注重的是结果,以及与他人的比较。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常常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如人,从而失去努力向上冲的动力。表扬是对行为的肯定,它起到心理强化的效果。然而不恰当的表扬会使孩子向不良方向发展,使之定型,久而久之,会影响终身。
鼓励注重的是过程,是跟自己的比较。看到孩子小的进步,立即给予肯定,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从而建立自信心。
2、在开口表扬别人之前一定要先明确,它应是一种真心的赞美,这样的赞美应该包含三层内容:
①、这个人做了什么样一件具体的事?
②、你内心如何看待他/她所做的事?
③、他/她所作的事满足了你自己什么样的需求?这种“真心的赞美”也就是我们所要谈到的鼓励,鼓励不仅仅出现在成功的时候,更应该出现在失败的时候。
3、表扬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是将孩子的好坏、爱他与否,与他做的好事联系起来。
鼓励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本身,以及当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所能得到的满足和成就感。
例如,孩子做家务时,我们可以说:“宝贝,你能体会妈妈工作的辛苦,愿意帮妈妈分担家务,我很高兴,你真是大孩子了。”这样讲把重心放在了孩子所做的事情上,放在了他的努力所带来的好效果上,既鼓励孩子的努力,又避免了表扬产生的缺陷。
此时简单的区别鼓励和表扬,表扬会说:“你做了这件事情,你真是棒极了!(我爱你!)”
鼓励却只说:“你做的这件事情很好,我为你感到高兴。”或“你做的这件事情棒极了,我很宽慰。”
又例如,宝宝用积木搭了一座小房子,表扬会说:“奇奇会搭小汽车了,真是个聪明宝贝!”
鼓励会说:“奇奇搭的小汽车真棒!”鼓励是把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及孩子所得到的满足与成就感上。表扬则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好坏及是否因此喜欢他上。
孩子非常看重成人对他行为的反应,假如你总是把他所做的事与他是否聪明或你是否爱他联系起来,一旦他做得不好时,自然会产生焦虑:我是否不聪明了呢?妈妈是否不爱我了呢?
所以,成人的评价应格外小心,应该使孩子受到无条件的鼓励,孩子会想:我的努力得到了父母的肯定,这证明我是个有用、有能力做事的孩子,这太好了!没有什么能够比这种信息更能激励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了。要给孩子一个印象:无论失败或成功,都不会影响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护。这时的孩子才能放松心情,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判断力去做事情,而不是出于害怕失去父母疼爱的心理或受到父母训斥的担心。
其实鼓励就是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一种信心:对我感兴趣的事我有能力做出贡献;我可以对周围的事物及我本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可以对我感兴趣的事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鼓励是教育孩子生活的基本能力,孩子需要这种能力而成为个人生活与社会交流中的成功者!
4、鼓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就是对孩子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有所反应,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有特殊的敏感。敏感的目的首先是表示我们对他成长的关注,再者就是肯定他的努力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帮助他明白自己的工作的意义。
要记住,当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待,同时不断的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时,我们实际上在使他们失去勇气,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水准,而在将来的教育中,却要花很多精力不断地试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们时刻注意到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指出,加以赞赏,我们会使他们充满了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5、对于学生而言,表扬多以学生一时或某一学科的成绩为判断依据。
而鼓励多以学生的整体现实存在为判断依据,是对学生发展与所取得成绩的认可,并在学生自信、自主、合作的情境中加以表扬。
被鼓励的学生可能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能是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被表扬的则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
鼓励者往往是站在被鼓励者的角度看问题,从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出发。鼓励者在鼓励某一学生时,常常是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以促其继续进步。而表扬者往往是站在教师的角度看问题,不仅承认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而且还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鼓励与表扬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鼓励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健康的心态,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他们得到鼓励时,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而表扬常常会使学生认为,只有当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时,才能得到赞扬,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一来,可能会使学生滋生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并极力寻求他人的赞许的心理倾向。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赞许,则会怀疑自身的价值,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依赖和过度竞争的心理;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可能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同时变得唯表扬者的好恶是从;学习差的学生难以得到表扬,他们可能更加自悲、气馁。
==================================================================================
以上转发扯的有些多,可是不可否认,我们的孩子几乎都是被单一夸大的,目前却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对孩子“多些鼓励,少些表扬”吧!:wanwan58:
[ 本帖最后由 蓝宝贝@xa 于 2009-10-18 00: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