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68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290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1-01-01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8: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疑问1. 剖腹生产可以提早恢复性生活吗?

  一般情况,自然产和剖腹产的恢复时间都建议在产后6周,但是这仍会依每位产妇的身体复原及心理状态出现变化。医生表示,根据西方的研究,产后两周即恢复性生活者已超过1成,事实上,在恶露未排干净之前恢复性生活的确会提高感染机率,所以,不论是何种生产方式,基于产妇身体复原的生理状态,仍建议产后6周再恢复性生活。           

疑问2. 可以使用润滑液吗?

  刚开始恢复性生活,女性因荷尔蒙的分泌尚未恢复,再加上伤口还可能带来疼痛感,在心理和生理同步影响下,阴道可能较为干燥,医生表示,若是发现湿润度不足影响**时,也可适度使用润滑剂。但有时心理影响较大,则需请产后的妈咪将心情放松,并且请丈夫不要过分激烈。

疑问3. 自然产产后,老公反而说更为紧实?

  有些妈咪分享,自然产产后恢复性生活,老公竟然认为比生产前更为紧实,这和一般认定的自然产会造成阴道松弛的既定印象不同,医生则表示,就正常的情况而言,阴道经胎儿通过后,理应较为松弛,让老公觉得更为紧实的原因,可能是产后阴道仍处于充血的情况,而让人有较紧实的错觉,产后6周充血情况就会逐渐改善,若有阴道松弛的困扰,可在产后勤做凯格尔运动,以达到紧实效果

疑问4. 身材走样,怎么办?

      有些妈咪认为产后身材尚未恢复,实在不想让另一半看到自己松垮的身材,   因而对行房出现心理障碍,医生则表示,生产本来就会让女性身材出现变化,这也仅属过渡时期,而丈夫也必须接受这个改变,双方都做好心情调适即可。

疑问5. 恢复行房后,伤口会裂开吗?

  即便伤口已愈合,但完全没有疼痛感也需要好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在这之间,若是太过猛烈的性生活都可能造成伤口撕裂,因此,一定要请先生不要过于激烈,特别是刚恢复性生活之时。

疑问6. 可以在小BABY旁行房吗?

  产后大部分的宝宝是和父母亲同房,也因此许多妈咪担心在宝宝面前**,会污染宝宝的心灵,但医生表示,这么小的宝宝并不了解父母行为的意义,大部分时间也都在睡梦中,父母倒是不用担心宝宝的观感,放心“做”就好!医生表示,其实宝宝在旁边,多半是担心宝宝的哭闹会中断夫妻俩的“性”致

  疑问7. 还在哺乳阶段,可以不避孕吗?

  理论上,哺乳阶段不会排卵,但却非百分之百,一般建议在哺乳期间行房时,还是要使用保险套,除了有较好的避孕效果外,也可降低产后伤口感染的机率。

疑问8. 行房前是否须先将乳汁排空?

  行房前将乳汁排空是较理想的情况,可避免胀奶的不适感,另外,将宝宝喂饱后入睡,也能避免行房过程中,宝宝醒来哭闹而中断。

  疑问9. 性生活可以促进子宫复原吗?

  行房时的性高潮会引起子宫收缩,医生表示,适度的宫缩的确有助于子宫复原,但有时也可能因此造成出血,但通常是在恶露未排干净时才会有出血的情况,若恶露已确定完全排干净,已有好一阵子没有恶露流出,但在行房时却发现出血,则可能非正常情况,必须就医。

  疑问10. 原先以为恶露已排干净,但行房后却又流出恶露,这样正常吗?

  医生表示,有时恶露仍未完全排干净,即使停止几天,在行房后又出现血丝,仍属正常现象,若夫妻双方不在意则可继续,但若是大量出血,则必须立刻停止行房,并且尽速就医。

海洋微风宝宝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518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4-06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曲江街道

Medal No.11

哦,哦哦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574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10-07-10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长乐西路街道
学习
蛋蛋妈

贵宾

Rank: 2Rank: 2

经验值
56573  
爱心活力豆
32  
宝宝生日
2010-10-25 
地区:
街道:

Medal No.5 百变辣妈

虽然看到的比较晚了
但仍有许多可取之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帖:对于恢复性生活的常见10个问题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