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53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经验值
3973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8-05-01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三桥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3:0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转贴:小学1-6年级阅读课书目推荐



写在前面:

        如果说,我们在0-6岁的早期阅读中,是在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那么,在6-12岁的小学时期,我们所做的阅读指导,则全都是为了把孩子引领上一条自主阅读之路。
  
        小学时的自主阅读能力,实质上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缺少这个基础能力,不管学什么,都将是举步维艰,在理解或者表达上也都将差强人意。正因为是基础,小学时代的阅读并不求精深,而只求循序渐进,稳固扎实;不要专业,而只要多元化涉猎,类型全面。但不求深度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选择读物上就可以随意为之;或者,只求迎合孩子的口味,他们爱读漫画我们也就随他们一直读漫画;或者,把一个图书馆丢给他们,然后就随他们自己去翻看了。不,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和那些给孩子随便吃零食或者随他们在自助餐馆里只吃鸡腿不吃蔬菜的盲目父母没有什么不同了。孩子是需要我们帮助他从小培养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的,他也同样需要我们帮他选择健康有益的阅读素材,动物都会把最好的食物留给自己的孩子,而我们也同样需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给我们的下一代,读好书,懂好书,爱好书,这样的阅读,才是一个人开启自己未来幸福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如果说,给0-6岁的孩子列书单,是侧重于他们心理与生理发展的精神需求,那么,给小学1-6年级开列的这个书单,则更注重对他们基础能力的培养。班级阅读推荐的书目更多考虑了课堂教学的可应用性,有些五六年级的课堂教学读物其实在三四年级乃至更低年龄一样可以读,放在后面只是为了便于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更深入地讨论这本书中的丰富内涵。而延伸阅读书目则力求符合本年龄段的普遍阅读水平,在一二年级,选取的读物以趣味性为主,同时注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三四年级,选取的读物更加多样化,并注意培养阅读中的思考能力;在五六年级,选取的读物更具文学性和社会性,以完成从儿童读物到青少年阅读的过渡,并且尽量多地选择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既给不同性格的孩子提供更多选择余地,也给老师为具有不同阅读兴趣的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推荐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单元的排列也非随意为之,而是按照一学年的课程进度,逐步在提升读物的难度,并且每学年最后一个单元都可以用来作为暑期阅读方案。
  
        最后,每个年级都单独列出了诗歌类与百科类的书籍,这是因为,诗歌对语感与审美方面的培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也特别适合用于每日的晨读欣赏;而百科类书籍则可以纠正阅读仅仅与语文有关的错误观念,也可帮助孩子在课余时间开拓自己的视野。

        
PS 有一些回帖问,为什么国外作品居多,那是因为,选择书的标准是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有精神内涵的童书,而国内这方面的原创明显偏少,实际上,十年文革中的中国儿童文学几乎没有发展,而这段时间国外的儿童文学却是百花齐放,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文化产业也极度忽视儿童文学的传承和创新,这种滞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童书作品和国际水平相差甚远,不过我们在诗歌等培养语感的书籍上还是有意地选择了很多国内作品的,但是有时候确实是找不到合适的作品,也只能择优而选,不避国籍了

Rank: 8Rank: 8

经验值
5878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null 
地区:
街道:
没有具体的阿,呵呵,能不能具体的推荐点呢,我们马上要一年级了,对自己阅读完全没有意识,因为还不认识字,认识的不多,呵呵

Rank: 16

经验值
349515  
爱心活力豆
27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地区:
街道:

Medal No.11

帮顶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240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2-12-23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雁塔区
孩子是需要我们帮助他从小培养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的,他也同样需要我们帮他选择健康有益的阅读素材
在一二年级,选取的读物以趣味性为主,同时注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贴:小学1-6年级阅读课书目推荐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