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主动预防疾病,而西医是被动预防疾病;中医治疗疾病是强调一个“养”字,而西医治疗疾病是强调一个“治”字。对于中医与西医的差异性沈志祥是这样看待的,他表示,从整个世界的医学角度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来说,西医在各个国家的医疗、康复工作方面都占据主流地位,因为被纳入到这些国家的医疗体系当中,从而大部分国家的传统医学就只能处于补充的位置。自1970 年开始,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在大会上提出要使用和推广传统医学,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一起为人类健康服务。由此,中国的中医便被作为一个典范来推广。
沈志祥认为,中医之所以走上国际舞台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是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西方人注重的是微观理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细微深入的差别;而中医的特点是辨证施治,讲的是一个“养”字和“调”字。
中医实际上是建立在人本精神上面,它讲究以人为本。中医几千年的治疗包括现在理论上的从中国古代的哲学中抽象出来的一些理论,包括对人类的看法、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全身和局部的关系。比如中医看病,发热就用凉药,虚弱就根据脏腑的不同情况去补。药也是根据中药四气五味、药物归经理论来应用的。欧洲的古代医学,像阿拉伯、埃及、印度的医学跟中国的中医有相类似的一些说法。如:和太阳神有关,在古代,从中抽象出来并与疾病做斗争。
从文化背景来说,西方的医学是从18 世纪开始,源于现代科学和工业的发达。化学工业的发达催生了医药的发达,结构医学、生物医学催生了医学的分类,之后越分越细。西医非常注重微观,讲究的是治标,比如:肿瘤类疾病就用手术切除。因此,西方医学简称其为对抗医学;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以人的角度去看待,称之为顺势疗法;如中医治疗SARS,西方讲的是找病毒,中医讲究扶正祛邪,很多非典病人都通过中医治疗获得痊愈,且没有副作用,死亡率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