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10
- 精华
- 14
- 注册时间
- 2008-7-2
- 帖子
- 15719
- 积分
- 91741
    
- 经验值
- 91741
- 爱心活力豆
- 4
- 宝宝生日
- 2007-10-17
- 地区:
- 街道:
|
9月2号,和朋友一起去听了孙瑞雪老师的讲座——如何有效实施规则,偌大一个阶梯教室几乎坐满了,居然有人是从深圳包车过来的,佩服。
孙老师的演讲象一个普通的邻家阿姨说家长里短那么形象生动又绘声绘色,听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向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许多人正认真地记着笔记呢,立刻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也开始记:
一 关于家庭教育的现实情况:
1、以父母的心理状态进行“教育”
害处:面对孩子时的情绪化,会导致孩子不良的心理后果
2、觉醒者的状态——困惑
觉醒的人决心不让孩子重复我们自己的弯路和生活,想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但具体怎么做还不知道,于是很困惑
3、超级理性
中国人的成长没有完整的结构(?),父母人格上的不完善会导致父母对待孩子就会有偏差。
用成人的理性要求儿童,(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就会引起儿童的自闭症。
想把真理提前灌输到儿童的大脑就占据了儿童的智能空白。(不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真理、发展智能)
过分说教、过分灌输,不适合儿童的发展系统。
儿童是个感性状态,父母是理性状态,父母说的越多儿童错的越多(儿童不知所措)。
儿童,在青春期来临之前不会对别人和社会感兴趣。
对孩子要求越高,“超级理性”越大,就会将孩子推得越远。越是社会地位高、能力强、贡献大的家长越容易犯这类错误。(想想看高知家长对孩子的企盼值有多高,“恨铁不成钢”,甚至拔苗助长)
正确的方法:用感性的思维和孩子沟通,助孩子成长。给孩子爱。
儿童即不仅仅使用“感性”,也不仅仅使用“理性”,而是用“心灵”去感应,成人已经失去了纯净的心灵,要靠孩子来唤醒,但如果家长不抽出时间陪伴和感受孩子,则没法被唤醒。
二 如何制定规则
1、0-2岁:不设立任何规则!要尽可能的满足孩子
儿童是从生命中走出来的人,是自然之子,和已经认识不到生命(?)的成人有本质不同,按“生命成长的原则”成长。
建立规则就是要保证“生命成长原则”不受破坏。
让孩子有心理上的满足感可建立孩子的价值感、自尊、自信,并感受爱,这些是人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的形成在人2岁以前,在非语言期。在核心信念上出问题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问题。
原则:只要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没有伤害,就要给他自由。
如果伤害了,要平静地转移其注意力,中止行为。
不给孩子自由会让孩子心智发展滞后,敏感期滞后。
2、3-6岁:
原则:
不可以有粗野、粗俗行为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请等待
请归位
请不要打扰别人
请说/向对方要求说对不起
1)不可以有粗野、粗俗行为
操作时注意:不要把情绪放在规则中,孩子违反规则时不情绪化,要思路清晰、平静地告诫,简单告诉正确做法即可,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不要唠叨。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孩子最先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大便,之后会想占有别人的东西,这时要坚决、温和的制止。
树立这样的观念:“只要不是你的,就是别人的东西。”
而不是:只要不是别人的,就是我的。
培养孩子不嫉妒、不企图别人东西的品质。
原则:
不可以有粗野、粗俗行为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请等待
请归位
请不要打扰别人
请说/向对方要求说对不起
1)不可以有粗野、粗俗行为
操作时注意:不要把情绪放在规则中,孩子违反规则时不情绪化,要思路清晰、平静地告诫,简单告诉正确做法即可,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不要唠叨。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孩子最先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大便,之后会想占有别人的东西,这时要坚决、温和的制止。
树立这样的观念:“只要不是你的,就是别人的东西。”
而不是:只要不是别人的,就是我的。
培养孩子不嫉妒、不企图别人东西的品质。
3)请等待
孩子刚出生时,生命、时间和空间是一体化的,从知道扔东西时,开始知道空间是可以分离的。等待可以培养孩子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智能,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
培养孩子从容、不焦虑的品质。
4)请归位
操作时注意变通,孩子是不会变通的,孩子不会归位时和孩子一起归位。
在家里可以放松,妈妈不是老师。
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5)请不要打扰别人
培养孩子体谅和照顾别人,并且让他人负自己的责任,不多管闲事(?),不干涉别人。
儿童高度喜欢遵守规则,在规则中把握自己。
不给孩子建立规则等于把权力掌握在家长手里。(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把权威的话当作真理,是权威制;把家长的话当作真理,是家长制。”
6)说对不起
培养道歉和要求对方道歉的勇气,不留积怨,化解愤怒和恩怨。
“文化的改变首先改变在语言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