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教育 胎儿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胎教问题进行了研究。如何认识胎教呢?
(一)胎儿教育的含义: “胎儿教育”
不是给胎儿灌输某种知识,不同于出生后的教育,是指根据胎儿各感觉机能发育的实际情况对胎儿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刺激与训练,如对眼的视觉、耳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的味觉、皮肤的感觉、和躯体的运动觉等进行训练,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胎教的目的,不是教胎儿说话、算算术、唱歌,而是通过各种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帮助胎儿引出其丰富的可能性,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胎儿教育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细胞分裂增殖主要是在胎儿期完成的,它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怀孕的2~3个月,第二个高峰期是怀孕的7~8个月。如果在脑细胞分裂增殖的高峰期,适时地供给胎儿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营养,脑细胞的分裂便可趋于顶峰,为孩子具有高智商奠定了基础。 有科学家在研究大脑与荷尔蒙等化学物质时得出结论:在母亲与胎儿之间传递着一种与电信号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信号,例如,母亲一紧张,其内分泌就发生变化,通过脐带进入胎儿体内的激素浓度也就变化,直接对胎儿的状况产生影响。 (三)如何进行胎儿教育? 胎儿的生理与能力发展为胎教奠定了基础。在妊娠的277天,孕妇片刻不离地始终与胎儿在一起,孕妇既可使胎儿能力的幼芽茁壮成长,反之,也可能掐掉其幼芽。孕妇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一切对胎儿都有影响。胎教的重要目的是必须使孕妇精神始终处于放松、愉快的状态之中。进行胎儿教育,首先要保证孕妇的合理饮食,预防感染,创立良好的外环境,在此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七情。明代著名医学家万宗斋的胎教学说中指出要:“调养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此外,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目前胎儿教育的主要方法有音乐、对话、拍打、抚摩等方法。进行教育时,一定要以孕妇自觉有胎动,推测胎儿处在“清醒”的状态时进行。每天进行的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实验证明:声音可以传入子宫;胎儿可以听到声音,并对不同声音产生不同反应;触动腹壁可以引起胎儿四肢和躯体的活动;经过胎教训练后出生的孩子,生活和学习能力都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