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1-28
- 帖子
- 114
- 积分
- 1011
  
- 经验值
- 884
- 爱心活力豆
- 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地区:
- 街道:
|
这样看待这种现象:
现在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看护人比较多,除了父母之外,还有老人和保姆,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孩子在家里备受呵护和宠溺,到了外面,他发现世界和他习惯的那个样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怎样去应对。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能够正确的理解他,反而一方面督促他大方地和陌生人打招呼,另一方面,又不给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有了冲突,家长替他出面,那么孩子就会愈发地糊涂了。尤其那种在家里表现和在外面表现判若两人的孩子一般来说都是家庭过渡宠爱,过度保护的结果。
家长所持的态度:
不主张让很小的孩子和别人打招呼,更反对家长督促孩子“讲礼貌”,孩子面对陌生人有一些自我保护的警觉是必要的,更何况我们需要打招呼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朋友,是成年人,我们自己打招呼就可以了,不用强迫孩子和一个高大的陌生人打招呼。当孩子出现认生的表现时,我们最好很坦然地接受,而不是去批评他,责备他,乃至呵斥他,给他帖胆小,认生的标签,甚至说孩子不懂事。
试着这样引导:
面对孩子怕生的表现,父母不用担心和焦虑,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孩子完全的信赖。找到恰当的机会,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向他示范一些社交的礼节,让孩子慢慢掌握其中的技巧。当孩子获得父母的鼓励与肯定时,会将原本紧闭的心敞开,迎接外面的世界。另外,平时也要注意做好榜样:我们自己对孩子也要做到彬彬有礼,对孩子使用礼貌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