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34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淇淇妈

初中毕业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8002  
爱心活力豆
20  
宝宝生日
2009-05-28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胡家庙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2:0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现在,不少家长一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牙迟,就认为是缺钙;孩子不爱吃饭,又怀疑可能是缺锌。于是他们总想让孩子去医院检测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检测仿佛一面魔镜,成为衡量孩子健康的金标准。然而医学专家认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只是一种筛查手段,不是衡量孩子是否健康的惟一标准。专家建议:只有在孩子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临床症状,才考虑是否需要给孩子进行微量元素检测。
       什么是微量元素? 人体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钙、磷、镁、钠等,称为宏量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碘、硒、锰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虽然钙是宏量元素,但因为钙的代谢障碍在婴幼儿期的宝宝中较常见,所以,在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测项目中,钙也是其中必查的一项。

微量元素
作 用
缺乏的表现
食物来源
日推荐摄入量
锌(Zn)
防御细菌、病毒侵入
食欲差,味觉减退。生长速度减慢,身材矮小,消瘦,下肢水肿。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呼吸道感染与腹泻。
鱼、瘦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肾、蛋类、可可、奶制品、干酪、花生、芝麻、大豆制品、核桃、糙米等。
3.0~8.0mg
硒(Se)?
解毒、排毒、保护肝脏
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而免疫功能的降低恰恰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特点。
内脏,谷类,芝麻、大蒜、芦笋、蘑菇、大虾、金枪鱼、沙丁鱼等。
15.0~25.0?g
碘(I)?
合成甲状腺素
碘缺乏是导致智力障碍的原因之一。食物中缺乏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
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鲜鱼、干贝、淡菜、海蜇、龙虾、蛋、奶、肉类。?
50.0~100?g
铁(Fe)
构成血红素,预防和治疗因缺铁而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影响智力和心理健康,缺铁可致宝宝脑细胞数减少或功能低下,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黑木耳、海藻类、动物肝脏、黄花菜、血、蘑菇、油菜、腐竹、酵母、芝麻、蚬子等。
10.0~12mg
钼(Mo)
肝脏、肾脏的氧化酶不可缺少的物质
可能造成脱发、脱甲,牙齿损害等症状。也可导致缺铁。
枸杞、山药、当归、熟地黄以及饮食中的茶叶、绿豆、香菇等含量较高。
0.03~0.1mg


锰(Mn)
维持正常生长,促进骨骼发育
锰的缺乏可引起宝宝神经衰弱综合征,影响智力发育;还将导致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降低,影响糖代谢。
茶叶、坚果、粗粮、干豆含锰最多,蔬菜和干鲜果中锰的含量略高于肉、乳和水产品,鱼肝、鸡肝含锰量比其肉多。
0.5~1.5mg
氟(F)?
预防龋齿
氟缺乏时骨生长不良,容易发生龋齿。
谷类制品、肉类、鸡、鸭、鱼、小黄瓜,贝壳类、蘑菇、欧芹等。
0.1~1.2mg

铜(Cu)?
影响血液、中枢神经、免疫系统
铜缺乏会引起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更容易引起骨折。
谷类、肝、肾、贝类、鱼、虾、蟹、玉米、豆制品等。
0.4~1.0mg
钙(Ca)
形成强健的骨骼和牙齿、参与凝血功能
影响骨骼和牙齿质量,甚至出现鸡胸、前门闭合晚,牙齿稀松等佝偻症状。
奶类、豆制品、坚果类含钙丰富;鱼肝油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多晒太阳。
1.55~2.65 mg











Rank: 4

经验值
700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1-05-01 
地区:
碑林区
街道:
长安路街道
学习了,我家宝宝枕秃比较严重,有人说是缺钙,可看上文,貌似好像不是,大师,你估计是缺啥?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215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02-2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大雁塔街道
呵呵,前几天也看了一篇文章不要给宝宝测微量元素,注意宝宝平时的饮食均衡就行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微量元素并非衡量健康金标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