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90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0-4-2
- 帖子
- 603
- 积分
- 4633
   
- 经验值
- 4340
- 爱心活力豆
- 2
- 宝宝生日
- 2000-12-29
- 地区:
- 街道:
|
西医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它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西医认为是终身性、慢性、渐进性血管疾病,患上高血压病就必须每天不间断服药,一旦停药就会反弹,造成血压不稳,而发生各种并发症如中风、冠心病、肾病、眼底病变等。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就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西医认为高血压是不可治愈的疾病,需要终身服药。
目前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采用:利尿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西药都有较好的临时降压效果。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几种药联合治疗方能有效。患者使用初期,降压效果还比较理想,但服用一段时间后,血压就会开始反弹,人体产生了抗药性,这时就需要增加剂量、改换药物才能再次达到降压效果,时间一长又会无效。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西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是以扩张血管或制止血管收缩为主要手段,这只是针对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的控制治疗,不是治本的方法。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服用药物种类和剂量的增加,对心、肝、肾的毒副作用也增加,这样就更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治疗了。
中医是按人体的四季八节,根据早、中、晚及春夏秋冬来理解“高血压”的。通过四季来判断生病的机理,便可知道问题出在哪个脏腑,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季,一日有四季,早晨属春,肝属春,这说明如果此刻血压高则主要是人的情致不畅、抑郁或是脾气暴躁引起的。如果血压高发生在下午,则通常是属于脾胃的问题,一天的下午是阳气降,阴气升的阶段,脾胃功能弱,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也就是阳气),阳气无法推动气血循环所致。
老年人的高血压通常是虚阳上亢,虚火旺盛,而所食用的食物又不足以维护自己身体的需要,继而出现了既怕冷但又上火的现象。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失调,而肝主筋,血足则筋柔,血管弹性也会随之恢复,血压也便会正常了。
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要根据不同的人的具体情况辩证施治,就可以彻底治愈高血压。
病案一:某男,四十多岁,长期感到头晕。经袁大夫诊断后,认为是由于患者家庭不和,长期个性郁闷导致的高血压。在服用“逍遥三黄汤”一个多月后病愈。
病案二:某男,七十多岁。患高血压几十年,总感到自己长期上火,吃了若干种西医降压药物,可血压总是忽高忽低,血压时常达到210/140mmHg。经过袁大夫诊断为虚阳上亢,应该引火归原,应采用“金匮肾气汤”加减进行治疗。但因病人认为自己在上火,不能使用热性药物,便迟疑地不敢吃药,袁大夫坚定地对病人说不妨试试。患者吃完后感觉甚佳,后来又来找袁大夫继续治疗一月后即痊愈。
袁大夫对高血压患者的忠告:饮食清淡,心情舒畅,并要加强脾胃消化功能,因为俗语说:保护住胃就能保住性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