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 | 浏览: 78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084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10-04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纺织城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5-13 11:2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该帖来自 妈网同龄圈
本帖最后由 坏孩子气 于 2013-5-13 11:28 编辑

       母亲节给宝宝断奶了,这几天宝宝不在身边,奶还是很胀,以前以为自己奶不多了,没想到,这几天每次吸自己挤还是150ML左右。我想等宝宝这几天适应了,我再回奶。这两天还是自己挤出来倒掉。
      回奶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回奶及人工回奶两种。一般来讲,因哺乳时间已达10个月至1年而正常断奶者,常可使用自然回奶方法;而因各种疾病或特殊原因在哺乳时间尚不足10个月时断奶者,则多采用人工回奶方法,比如用炒麦芽煮水,以达到回奶效果。另外,正常断奶时,如果奶水过多,自然回奶效果不好时,亦可使用人工回奶方法。
      我昨天在药店,买了4块钱的炒的麦芽。医生嘱咐我说,早晚空腹喝,先拿了两天的量。我准备过两天,试试效果如何。医生说可以泡水喝,不过煮水喝,效果佳。
  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常用麦芽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专家提醒:生麦芽和炒麦芽以及焦麦芽三者的作用有所不同。
  ●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炒麦芽行气消食回奶,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因此,妈妈们在回奶时,应选择炒麦芽。
       除了典型的回奶食物,例如大麦茶、麦芽糖、韭菜、花椒、大料(茴香)、味精、人参、山楂、巧克力、苦瓜等。应该注意,还有太过于生冷辛辣的东西,平时的饮食也就不必太过于忌口。在关注回奶的食物有哪些后,专家提醒,平时回奶时饮食的选择,应忌食那些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花生、猪蹄、鲫鱼、汤类等,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断奶的妈妈们,自己以前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回奶的啊?





凉皮妈妈

幼儿园大班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017  
爱心活力豆
1  
宝宝生日
2009-01-11 
地区:
街道:
我是自己没奶水的,刚开始几天涨涨的,最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没有了。断奶还好。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201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10-13 
地区:
新城区
街道:
叫我娃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经验值
40843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10-04 
地区:
灞桥区
街道:
纺织城街道
回复 毛筱筱 的帖子
叫我娃吃

哈哈,那你过来来拿

Rank: 4

经验值
92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07-01 
地区:
高新区
街道:
学习啦

Rank: 3Rank: 3Rank: 3

经验值
37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街道:
准备戒奶了,学习了

Rank: 1

经验值
7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街道:
慢慢忍到起一个礼拜就会好的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726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2-04-23 
地区:
街道:
韭菜花椒大料没用,我喂奶的时候韭菜饺子没少吃,红烧肉里大料炒菜花椒也没少吃,奶一点没少

Rank: 1

经验值
52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街道:
剛開始漲了擠下,慢慢就少了。還是不要吃什麼藥,時間長不吃自然就沒了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8571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小寨路街道
呵呵   帖子不错,准备给宝宝断奶的妈咪应该多看看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回奶方法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