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菠萝菠萝蜜0807 于 2012-8-21 17:42 编辑
在孩子面前,你真的是“大人”吗? 大夏天的,我辛辛苦苦地做好了饭,放在电风扇下吹凉,我转身去厨房,就听见两岁的儿子乐乐,咚咚咚地跑进来,“妈妈,倒了,赶快擦一下!”跑出去一看,整碗饭已经扣在地板上了,汤汤水水地流了一地板。我的第一反应当然是生气,我也想大声说“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要把饭洒了?”但我知道那样说那样做有害无益,所以我低下头,尽量不让乐乐看到我的肯定和往常不一样的脸色,我一边擦地板,一边对乐乐说,“不要紧,妈妈擦干净就好了,乐乐往后面,不要踩!”因为尹建莉老师说了,孩子做错事,自己已经很难过了,如果大人再大声训斥责怪,孩子就不会对事情进行反思而把心思花在抵触大人的态度上了。果然,乐乐说,“妈妈,我不把饭弄倒了。”他才两岁,他的意思就是说,“妈妈,我以后不故意把饭弄倒了。”其实我也知道,他刚才多少有些故意加不小心。他可能是去玩风扇的叶片,结果把风扇弄倾斜了,继而把饭撞翻了。 这件事让我不禁想起一个问题,在孩子面前,我们真的是“大人”吗?所谓“大人”应该是成熟的人,但我们在对待和处理孩子的一些事情上,我们这些“大人”往往仅仅是年龄上的“大人”,而并非真正成熟的“大人”。书上说, 如果出现意外或者其他不顺利,一个成熟的人会去分析事情本身,看看需要做什么来进行弥补,而把那些失望、沮丧、无助,发脾气等等纯属浪费的举动都放下,因为这些举动其实就是孩子气的表现,是不成熟的表示。我们一些大人,在孩子出现状况时,往往不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加以思考并组织自己的语言,张口就骂,抬手就打,闹完之后,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更多的更严重的问题,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那些不理智的大人也未必就好到哪里去,因为,与生俱来的亲情被那些粗鲁的行为一点一点的割离。 2012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