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69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皮个布早教中心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225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2-01 
地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1:4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z9 b# A, C  u7 N) E
6 Y9 [0 r( P# G4 o% Y, \1 O5 G5 Y  r3 ?, j
夏天来了,昨天去人民医院,看到的病人都是孩子,特此给妈妈介绍下,宝宝夏天感冒的预防措施。

# t$ u; H% A% {7 e
% h- @5 d: ^6 O' P+ K' q- L
儿童时期要注意均衡饮食,每天要进食蔬菜、豆制品、蛋、鱼、肉、牛奶、水果等。夏天,如果长时间呆在有冷气设施的地方,一定要给孩子穿上薄长袖衣裤,到了室外再脱掉。科学使用空调、电风扇等,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太低,一般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温度之差不超过7℃。另外,还要注意带宝宝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q+ Z6 M5 a7 \

1.jpg


: C- y* F7 z# \5 p* {
' B% Y; {8 o1 {, g
在炎热的夏天不能因一时爽快而过速降温,无节制的冷食也是导致夏天感冒的重要环节。还可以使用药物预防,目前临床上对那些经常性感冒儿童可服用胸腺肽或者中药黄芪颗粒剂,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达到防病目的。宝宝一旦患了感冒,要鼓励孩子多饮开水,及时就医,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 q2 P8 n; ]5 |' T8 V; |4 j5 [

2.jpg


/ B( o9 `" W, G
1。让宝宝多卧床休息室温别太低

2 E& r7 Q' y% Q% M4 p+ A6 w, ~! y8 G$ s8 s9 N2 S$ ]
宝宝在感冒后,妈妈要保证他有足够卧床休息的时间,即使处在恢复期,症状减轻了也应该限制宝宝的活动。另外需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太低,一般维持在26度左右即可。

$ [* x7 M3 L, b6 [
# M# r$ K! S& E! S- ^8 J, z
2。给宝宝多补充水分
- q4 u' {. j, Q% u# i/ N9 M" i6 \2 p. w

1 W: J& ]/ ^" u) K0 L/ o: E
由于外界环境的差异,机体水分的丧失,夏季感冒后的水分补充十分重要。婴幼儿最让人担心的是“脱水症状”。不管是母乳还是牛奶,或者是果汁和开水,只要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就可以了。
- A: G& t3 Y0 t/ \+ r- w2 u5 {
# r! a* U5 F% Y  Q$ [7 p

& K' T! y, ^# y& M8 O5 h$ M
3。反复高热、咳嗽必须就医

2 S; U, _* f. m# t5 u7 p+ }, @5 I: ]6 V) n7 F* k
1 \7 g( K3 A" p  i/ N! ]
宝宝感冒后,如果是轻度的,持续约1 2天可自行缓解。但如果反复高热不退超过3天以上,且伴有寒颤、头痛甚至惊厥等,反复咳嗽超过5天以上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l+ O, Z$ e: H) _8 z: U  b

2 k7 D# |0 f0 {  k1 J
4。洗澡不受影响
) I7 [# K  J- _) E8 t/ d# c- \. E  ]
& O  M# }. s# z0 D2 u
对发热的宝宝来说,适当洗温水澡对降温有利,只要保持室温、不受凉就可以了。

; a9 J. _) p( S7 X& e) G
————皮个布早教中心

皮个布早教中心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225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10-12-01 
地区:
街道:
谢谢妈妈们对皮个布的支持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