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56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好儿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276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2007-09-14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红庙坡街道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09:1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没办法,只好把中药喝上了,虽然很难喝,但是喝药第二天就来了,还算没有白喝。不过这中药可真够苦的。温经汤诶。附上方子:请大家参考
吴茱萸15 当归10 川芎10 白芍15 党参10 桂枝10 阿娇9(每次兑服3克) 生姜10 丹皮10 炙甘草10 半夏10 麦冬20

点评

月如|  这个是治疗?  发表于 2012-12-6 09:58

Rank: 16

经验值
323825  
爱心活力豆
2  
宝宝生日
2000-01-01 
地区:
街道:
没办法,只好把中药喝上了,虽然很难喝,但是喝药第二天就来了,还算没有白喝。不过这中药可真够苦的。 ...
这个是治疗?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经验值
25926  
爱心活力豆
14  
宝宝生日
2010-02-22 
地区:
长安区
街道:
郭杜街道
不懂中药,既然你庆贺,我恭喜一下吧

Rank: 8Rank: 8

经验值
735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地区:
大东区
街道:
哎 我也不喜欢重要
好儿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276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2007-09-14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红庙坡街道

Medal No.11

本帖最后由 renyf2008 于 2012-12-6 11:39 编辑

温经汤
英文名称:wenjing decoction
定义:同名方约有12首,
现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方。组成: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温经汤-《金匮要略》卷下  〖别名〗调经散,大温经汤,小温经汤   
〖方源〗 《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 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组成〗 吴茱萸 三两[45g] 当归 二两[30g] 芍药 二两[30g] 川芎 二两[30g] 人参 二两[30g] 桂枝 二两[30g] 阿胶 二两[30g] 牡丹皮 二两,去心 [30g] 生姜 二两[30g] 甘草 二两[30g] 半夏 半升[100毫升] 麦冬 去心,一升[200毫升]   
〖用法〗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方歌〗 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主治〗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功用〗 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运用〗   1.本方为妇科调经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证。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热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候者。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妇人年五十所,天癸已断而病下利,似非因经所致矣。不知少腹旧有积血,欲行而末得遽行,欲止而不能竟止,于是下利窘急,至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者,血结在阳,阳气至暮,不得入于阴,而反浮于外也。少腹里急腹满者,血积不行,亦阴寒在下也。手掌烦热病在阴,掌亦阴也。唇口干燥,血内瘀者,不外荣也。此为瘀血作利,不必治利,但去其瘀而利自止。吴茱萸、桂枝,丹皮入血散寒而行其瘀,芎、归、芍药、麦冬、阿胶以生新血,人参、甘草、姜夏,以正脾气。盖瘀久者荣必衰,下多者脾必伤也。   
2.《金匮要略释义》:温经汤中以吴茱萸、生姜、桂枝温经暖宫,阿胶、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和营祛瘀,麦冬、半夏润燥降逆,甘草、人参补益中气。此为养正祛邪方剂,适用于老年妇女因瘀下利,日久不愈;及妇人腹寒不孕,月经不调等症。   〖附注〗调经散(《直指·附遗》卷二十六)、大温经汤(《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小温经汤(《血证论》卷八)。   〖附方〗 艾附暖宫丸 (《仁斋直指》)   组成:艾叶大叶者,去枝梗,三两(6g) 香附 去毛,六两俱要合时采者,用醋五升,以石罐煮一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12g)   吴茱萸去枝梗,三两(6g) 大川芎 雀脑者,三两(6g) 白芍药用酒炒,三两(6g) 黄芪取白色软者,三两(6g) 续断 去芦,一两五钱(5g) 生地黄 生用一两,酒洗焙干 (6g) 官桂 五钱(5g) 川归 酒洗,三两(6g)   用法: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6g),淡醋汤食远送下。忌恼怒,生冷。   
功用:暖宫温经,养血活血。   
主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疼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肚腹时痛,久无子息。
温经汤-《妇人良方大全》  
〖组成〗当归 川芎 肉桂 莪术 醋炒 牡丹皮 各五分(各3g) 人参 牛膝 甘草 各七分(各3g)   
〖用法〗水煎服。上哎咀。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功用〗温经补虚,化瘀止痛。   
〖主治〗血海虚寒,月经不调,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其脉沉紧。月经过多,有血块编辑本段温经汤-《会约》卷十四  〖组成〗当归2-3钱,川芎1钱,炮姜5分,白芍(酒炒)1钱半。   
〖来源〗《会约》卷十四。   
〖主治〗妇女血寒,月经后期者。   
〖用法〗水煎服。
温经汤-《竹林女科》卷一  
〖来源〗《竹林女科》卷一   
〖组成〗人参5钱,砂仁5钱,白术(蜜炙)1两,川芎1两,熟地1两,当归1两,厚朴(姜汁制)1两,香附(童便炙)1两,夏金砂2两,银虫砂2两,侧柏叶2两,僵蚕(炒)5钱,防风5钱,粉甘草2钱5分。   
〖主治〗妇人血海虚冷,气血不足,经脉不调,腰腹疼痛,或下白带,或如鱼脑,或如米泔,信期不定,每月淋漓不止,面色青黄,四肢无力,头晕眼花。   
〖制法〗上为细末,分作3股,将3-4年老乌骨鸡1只,用竹刀杀死,除去血毛头足内脏不用水洗,用陈老酒1大碗,将研过药末纳一股于鸡肚内,一股于酒内,文武火煮极烂,将鸡骨肉并药末晒干或焙干,研极细,将留下一股药末投入鸡肉末内,和极匀,糯米饭为丸。   
〖用法〗每服50丸,每日空心酒送下。
温经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阿胶(蛤粉碎炒) 、当归(去芦)、川芎、人参、肉桂(去粗皮)、甘草(炒)、芍药、牡丹皮,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吴茱萸(汤洗七次.焙.炒)三两,麦门冬(去心)五两半。   
〖用法〗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服。   
〖主治〗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 又治曾经损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 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用药禁忌  
1.若腹满有块,为实证瘀血患者,不宜服用本方。   
2.同名异方《妇人良方》中又名“良方温经汤”,其药物组成为:当归、川芎、芍药、肉桂、莪术、牡丹、人参、牛膝、甘草,其主治寒气客于血室、血气凝滞、脐腹作痛、脉沉等。   3.崩漏患者服药后,会出现出血增多的正常现象。

好儿

上初中

Rank: 9Rank: 9Rank: 9

经验值
11276  
爱心活力豆
3  
宝宝生日
2007-09-14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红庙坡街道

Medal No.11

本帖最后由 renyf2008 于 2012-12-6 11:42 编辑

刚刚百度的,我听说治好好多不孕不育的呢,还有痛经的。没有试过,仅为个人言论。不过医生可能还要调整方子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庆贺一下,吃中药第二天,终于来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