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92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91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10-20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8 12: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随着近视眼患者的不断增多,近视的治疗成为公众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治疗方式和仪器,各年龄段的患者都显得茫然不知所从,本报特地请专家为大家详细解答中医中药疗法,希望各位读者能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方法1:中药治疗
  优点:中医治疗近视眼主要是根据全身情况采用中药整体辨证论治,认为脏腑尤其是肝肾在视力的调节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该药的疗效与近视的轻重程度密切相关,近视程度越轻,临床治愈率和显效率越高。
  缺点:大多的中药对假性近视疗效明显,但对真性近视有效的方剂较少,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方法2:针灸治疗
  优点:针灸疗法防治近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针灸诸法中,以梅花针叩刺与耳穴压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临床采用较多早期治疗系在传统穴位上进行扎刺,如有报告认为针刺翳明穴,在173只眼中,其总有效率高达91.9%,几乎原有的病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当时,人们还发现,从针刺此穴开始到退针之间的30分钟的过程中,视力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针刺对近视眼的疗效迅速而确切。
  缺点:就现有经验看,针灸治疗青少年近视眼,近期疗效是确切的,但远期效果尚不够满意,而机理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深化。问题是远期疗效还不理想,多有复发现象。 近视的预防和假性近视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真性近视没有确切肯定的疗效。
  方法3:耳针疗法
  优点:用耳针防治近视是近几年来国内广泛应用的有效疗法之一。耳针疗法种类很多,用于防治近视眼的方法有:耳穴针刺、耳穴埋针、耳穴贴压、耳穴按摩4种。具有效果良好、简便易行、易于掌握、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尤适用于学校、家庭、基层医院防治儿童、学生之近视眼,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所以,了解该疗法的机制,掌握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统计表明,所报告的近5000例患者中,疗程由12天至半年,其疗效达到67.2%~100%的总有效率,治愈率为10%~30%之间。
  缺点:远期疗效不明确。
  方法4:点穴治疗
  优点:能够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缩短球距,所以对多数青少年近视眼有治疗作用,使其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缺点:远期疗效不明确。
  方法5:穴位按摩方法
  优点:通过选经取穴,采用穴位按摩,刺激眼部周围神经感受器和末梢血管,有效改善眼部周围血液循环和内神经调节,改善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恢复眼肌的生理调节并加有麝香透皮吸收,从而获得局部和全身综合调整,以恢复眼球的正常生理功能。该方法简便易行,保健效果确切,改善提高视力,保健效果明显。
  缺点:必须由专业人员的正确按摩才行。作为家长和学生本人不可能正确掌握穴位按摩知识,即使本人做穴位按摩,也达不到按摩力度,所以很难达到防治目的。一般专业人员的按摩费用也比较高,还需配用药物,需长期到专业门诊进行按摩,因学生的学习功课很紧,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做专业按摩治疗。做穴位按摩要经常坚持才行,不做巩固治疗,仍会反弹,导致前功尽弃。

  方法6:电磁疗法
  优点:采用了传统中医学的观点,通过对眼部穴位的刺激来期望对近视产生治疗作用。这类产品确实对眼部的血液循环、睫状肌的放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一直没有一个产品能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缺点:此方法只是短暂的刺激,没从根本上解决产生的近视诱因。

Rank: 6Rank: 6Rank: 6

经验值
1029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4-07-05 
地区:
雁塔区
街道:
曲江街道
顶一下!让更多需要了解的父母看到!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经验值
3345  
爱心活力豆
7  
宝宝生日
2005-08-01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谁有有效地治疗近视的好方法推荐

Rank: 4

经验值
588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5-05-21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青年路街道
我家孩子眼睛也不太好!顶!可怜天下父母心

Rank: 8Rank: 8

经验值
6344  
爱心活力豆
0  
宝宝生日
2005-11-03 
地区:
未央区
街道:
未央区
学校体检,双眼都是4.9,要治疗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有关近视治疗的各种方法优缺点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