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27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人见人爱,超级爱笑的壮壮的妈

上高中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经验值
35632  
爱心活力豆
6  
宝宝生日
2008-01-26 
地区:
莲湖区
街道:
莲湖区

Medal No.1 Medal No.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7:2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医特区   虽然夏秋是感染性疾病的好发季节,但秋冬季节对宝宝和妈咪也是一个考验。秋冬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大,加之干燥多风,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粉尘,即可吸入颗粒物增多,使宝宝很容易伤风感冒,或使体质较弱的宝宝反复患病或旧病复发。因此,秋冬季预防感冒至关重要。
  *感冒是小儿的常见疾病
  我们平常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又称为“伤风”、“感冒”。它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有的宝宝一年可以反复感冒多次,宝宝痛苦,妈咪焦急。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尤以冬春两季更为多见,常与气候变化有关。一般来讲,感冒经过治疗大多可以很快治愈。但如果宝宝体质较差,染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并发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它们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
  引起感冒的病菌是什么?
  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入,使宝宝发病。为什么宝宝容易患感冒呢?这是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儿脏腑娇嫩,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抗病能力差,寒暖不能自调,加之小儿活泼好动,经常玩耍得满头大汗。一旦安静下来,就很容易受凉感冒。患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很快发生严重的合并症。
  *宝宝感冒后有哪些表现?
  宝宝被感染后,大多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有些小婴儿因鼻子不通气而张嘴呼吸,或者阵阵烦躁、哭闹;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咽部疼痛。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个别宝宝还会因发热而引起抽风,或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一般来讲,如果治疗及时并护理得当,3-5天即可痊愈。
  *感冒居家治疗妙招
  宝宝患感冒后,如果症状不重、没有发热,可根据出现的症状和表现,在家中向医生咨询,并在医生指导下酌情服用一些中成药:
  妙招1 服用中成药
  1.风寒感冒:常表现为发热较轻,不出汗,畏寒怕冷,喜欢让妈咪抱在怀里。同时,宝宝流清水鼻涕、咳嗽阵阵、痰清稀易咳出、舌苔薄白。可使用小儿感冒冲剂、午时茶、柴防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2.风热感冒:常常发热较高、汗多、口唇红、咽干痛,鼻塞有黄鼻涕,咳嗽声音重浊,痰少不易咳出,舌苔黄腻。可使用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药物,剂量遵从医嘱。
妙招2 施行中医推拿法
  发热:清天河水。推天柱骨各200次,揉小天心30-50次。
  鼻塞:揉迎香。擦鼻旁100次。
  咳嗽:捏挤天突30次,下推膻中,揉肺俞各50-100次。
  妙招3 使用家居验方
  1.香菜根、葱根各15g,煎水后加适量冰糖代茶饮。
  2.白菜根20g、生姜3片、红糖60g一同煮水,热饮。
  3.鲜芦根30g,煮水代茶饮。
  4.咳嗽有痰的宝宝,可以用生梨煮水喝。
  *感冒的预防措施
  1.平时应该注意宝宝的耐寒力锻炼,提高抵抗力。不要天气稍凉,就急于给孩子穿厚厚的衣服。宝宝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运动量明显比成人大,如果穿得过多,宝宝活动时就会大汗淋漓,汗毛孔张开。一旦安静下来,湿透的内衣、开放的汗毛孔,使宝宝非常容易受凉感冒。宝宝是否应该增加衣服,妈妈摸摸宝宝的手脚是否温暖就能判断了。
  2.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湿度适宜,不要带宝宝到空气污浊、人员混杂的环境中去。
  3.家庭成员或照看宝宝的人员中,一旦有人感染病症,马上停止接触宝宝。如果不能隔离,患病者一定要带上口罩,并要勤洗手,以防传染给宝宝。
  4.对于已经患上感冒的宝宝,适宜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证宝宝的休息,不要任由宝宝蹦跳、玩耍。充分休息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5.宝宝发烧时,应多给饮白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尿量正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每次出汗后,应及时将宝宝浸湿的内衣更换下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中医3妙招防治小儿感冒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7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